Archive for the '017 Gender+Sexuality 性/別' Category

訪官涌戲院——臨尾一張票,依然睇到笑

Monday, February 14th, 2011

有些事物,年少時不得觸碰,但可以一試時,或卻因為已有了代替品,提不起興趣。這類事物於我有二,一者遊戲機中心——雖然或數年進去一次——二者是放色情電影的電影院。有了遊戲機、電腦遊戲和網絡遊戲,就算遊戲機中心提供另一些遊戲,我也無意天天往遊戲機中心輸送硬幣;經影像光碟和互聯網取用情色影像甚為方便,色情影院一張門票的價錢,可在光碟店和網上換得更多更長的歡愉,結果我把色情影院摒出自己的付錢消費清單外。

但我依然消費色情影院:影友收集的香港風色情電影名字,1990年代從報章廣告和色情影院抄下,鹽花與搞笑俱備的宣傳語句,還有一些色情影院結業的消息。以前聽聞或路過的色情影院,如銅鑼灣樂聲戲院舊址的東京,西洋菜北街的太子,據聞將復作粵劇戲院的油麻地,在牛池灣毗鄰而存的彩鳳和奧斯卡,紅磡的國華,沙田圍的翠鳳,還有一些沒能記起的名字,都在眾非色情影友的冷待中成了歷史。

2011年農曆年假期左右,影友傳來消息,說佐敦放色情片的官涌戲院快將結業,隨後就有影友組織一次空前絕後的色情影院遊,看看官涌戲院,日期2月12日,農曆年初十。空前者,蓋記得以前相約觀影多矣,但進色情影院倒是第一次;絕後者,不但怕是結業前不再一遊,更是官涌戲院是香港最後一家仍在營業的色情影院。

官涌戲院有一個影室,座位103個,位處官涌街30號,南面柯士甸道,北面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官涌市政大廈和佐敦道等,稍北一點是民樂戲院舊址。雖說長年放映色情電影——其實應是色情錄像,因為它無放映室而有投影機,但之於香港,並無中國大陸1980年代流行的「錄像廳」相類的場所——,但還曾放過數部非色情電影,其中一部是《婚前殺行為》(何志恒,2004)。當時電影廣告曾在巴士裝置的路訊通系統播出,上映影院只有三間,其一九龍城,另有一間是官涌。現任「講。鏟。片」網站主力的Ryan,曾說他親自致電官涌戲院,詢問電影的放映時間:官涌戲院行的是「連環場」放映,影片一部接一部放映不設休息,不像大多數影院般,有固定的場次,觀眾買了門票可進影室坐到戲院打烊休息,只要保留門票存根,當日進出影室多少次也沒問題,「一張票,睇到笑」和「老友鬼鬼,全日任睇」一類的宣傳句語,應因此而生;如沒得知確實放映的時間,真的錯過電影,就貴客自理了。

年初十下午訪官涌戲院的影友,連我在內八人,應不是特地為了任何一部正放映或將放映的色情電影而來,該為了「淺淺」體會色情影院的氣氛。戲院只佔地下一個舖位,面朝街的約10平方米地方,是售票處加前堂,並陳劇照和色情影碟,後者聊補收入。新春伊始,大紅揮春掛飾等,也懸在門前。影友看過劇照、宣傳句語和影碟封面後,拍些照片,然後買票入場。一人盛惠四十大元。

進戲院前影友相約午飯,互相猜度售票職員會否因十人八人突然齊至而愕然,我那時已想不必,蓋也是客,付錢就是,豈會大驚小怪。進戲院後更覺不必,因為座上客已有四五十人,應清一色中老年男性。空位和觀眾散布,我們六男二女,便站到影室後方後門前廁所外,直望銀幕上的肉光慾影。雖間有議論,但內容不及小林綠跟渡邊徹在色情影院說的那麼有趣。影院後方不時傳來電鑽聲響,像在提醒我當下既有廉價春夢,也有其他人的現實。

我們看的第一部片是《大波大利過年》,歐美出品,賀歲片名,情色內容,也回答了我的猜想:情色片名取個合農曆年的吉利名字,不過湊個興,事實還沒有名實相符的賀歲色情電影。看到的只是片末,對白時清時模糊,男女似掛特務身份,在酒吧相見,最後女角脫光,只餘一對黑長靴,在酒吧中間跟男人相交,顧客初時懶理,然後圍觀。第二部片是日本貨《好色心想事成》,看片中人服裝,該是1980年代出品。故事以一對姊妹為主角,姐姐已婚妹妹賣身,因而鬧翻,姐姐不願妹妹繼續如此,於是找私家偵探探聽下落,雖在城中找回妹妹,最後還得在家鄉修好。此片演員四男三女,人人都要演性愛戲。影片以錄影帶播放,該用過無數完,片初畫面曾一度中斷或變色,色情片變播音劇。

男女風光見過一些,自以為此刻放映的色情影片,不會令我興奮,但袋中票仍令我睇到笑,究其原因,是粗糙的本地後期製作,或是一些古怪的設定。第二部片似聽不到原有的配樂音效,本地化的粵語對白偶夾一些粗俗用字,對白是否重新撰寫,也不可知。而片中暗戀妹妹,最後表白,當性愛服務中介的女性化男子,左腕一直戴五隻手錶,用意為何,無從知曉。

淺嘗即止,眾影友沒有看第三部片,又回到前堂圍觀。光碟和網絡興起,已搶去色情影院不少生意,而按官涌戲院自己的說法,對它的致命一擊是租金:

香港市道好?
狂加租近倍!
無本事經營!!
三月結業
敬希珍重……

——戲院其中一張通告

未能珍重,因心中沒曾留過色情影院,情色消費也早獻給其他代替品。我想,如這生得要送別香港最後一家電影院的話,其中一個原因,應是我沒珍重色情影院的報應。這次訪官涌戲院,我想也是消費,跟過去消費色情電影的資訊,或將要結束消逝的場所地方一般。

近年場所地方行將結束消逝時,除了來一班送別客外,還會迎來一些問題,包括「有沒有人(忽然)保育?」「為甚麼不保育?」,如是沒有保沒有育,或會生出「保育者不夠貫徹始終,可見做的盡是偽事,淘汰發展應還是浩浩蕩蕩,大勢所趨」的強橫結論。之於官涌戲院,楊天帥引吳偉明和阿四的話,說保守低俗是原因,他自己則從政治價值去想。言之有理,怕未盡然。強硬回應的話,說別人不夠貫徹始終的人,自己在另一些地方也未必貫徹始終;未能貫徹始終,或者是精力不繼,或者是未及觸碰。保與不保,角力場處處,雖全心投入,也未必能處處以行動關注;而色情影友又都是否算了,就算不懂上網不懂用光碟機,色情影院盡去都不大可惜,因此沒去叫旁人關注?又或者,這不過是商場事,成本虧損就已說明一切?

也因未能珍重,亦非保育中人,我不宜再代解「色情影院無人保」的謎題。保不住,遑論育。擊鍵為文時,得知官涌戲院今年三月中結束營業,告別所處的喜滿懷大廈舖位。戲院現址附近,有小型道觀兩間,疑似高價銷售老人健康產品,短期租舖的健康生活館一間,中華電力變壓站一幢,和已變身為The Austine的德興大樓。

延伸閱讀

講。鏟。片:官涌戲院新春休市三月結業
Agnes:勇闖官涌50分鐘(@blogspot/@講。鏟。片)(感謝Agnes統籌訪官涌戲院,並記下影友看到的色情影片情節)
Alex:2011年2月12日是日觀影
《信報》楊天帥:色即是空 空即是惜—記香港色情影院

月經就月經唄

Monday, December 8th, 2008

比較早出現的巴士廣告。「小姨媽」商標右下方可見「月經罩杯」四字

比較早出現的巴士廣告。「小姨媽」商標右下方可見「月經罩杯」四字

今早乘車上班,從所乘的九龍巴士車窗偶望窗外街景,先後見另兩輛九龍巴士展示橫幅月經用品廣告——既然人家清清楚楚的印上「小姨媽月經罩杯」七個大字,還要說甚麼「月事用品」,「女性衛生用品」的(近似)婉轉字眼?惜沒把所見拍下來,有待其他朋友或自行補上。

月經罩杯在香港是新產品,在其老家美國已有十多年歷史,草草搜索到的資料說它供內用,用者把它從陰道內推,以蓄經血。就此一提,並非全是意念較新鮮,產品剛開售,而是終於有商家打破似明又似不明的,銷售月經用品的禁忌,就是不提「月經」這兩個字。依稀記起,此地有供月經產品電視廣告的明文指引,指明不得出現紅色液體,怕觀眾直接聯想至經血云云。月經來時稱「不方便的日子」,女性生殖器所在稱「女性特別部位」等,未知是否亦有指引,還是貫徹那指引的「精神」。而坊間對月經的代稱「M(ensturation)」,和「大姨媽」,記得前者在月經用品廣告出現過,後者未嘗聞之;月經罩杯取「小姨媽」這中文牌子名,則或可在珠三角打響頭砲。

誠然,除衛生考慮外,坊間對經血的不祥和性聯想根深蒂固,除了「通經」時才提一提外,以前公開談月經多有忌諱,但至今——或近年,我懷疑自己還是孤陋寡聞——才有商家把題目寫明,怕也是猶豫過久吧?

20081210 補記

香港分公司修改了產品稱呼,復用「生理衛生產品」這一雖專門,但難免聯想到妥協的字眼。品牌仍叫「小姨媽」。或都是生意經。巴士廣告照片稍後補上。

短說:誰是贏家

Monday, February 11th, 2008

沒有人是贏家。而現時的贏家,是大眾既反叛卻又要安穩的心,還有各自固有的道德觀;兩者導引我們的想法、言論和行動。

或要一些獨身者同盟

Sunday, August 19th, 2007

背景如此:不婚不同居不戀愛的二三十歲男女愈來愈多。沒有伴的原因也多,可能是不擅社交或吸引力不夠,也可能因為錢不多或不去努力,亦有可能對誰也看不上眼,或因為受不了要跟另一個人長期親密相處。為勢所迫也好,自我說服也好,結果是長時間獨身,甚至,終身獨身。

獨身身份還有一種特色,就是很少人因為獨身,而失去某些權益,或被社會壓制。因無伴侶而關心而迫婚的旁人總有一些,從前更多,但少有聽聞因為獨身而失去工作或遭人白眼甚麼的——未知是否獨身者少受歧視,或是因獨而避群,獨身者少有因獨身而集結,遑論共同為獨身者做些甚麼了。

我想,獨身者的共同處境,仍該可以叫他們集結在一起,為狀況相類的朋友做點事。獨身者的同盟不會只得一個,蓋終極的大一統從來不可能,而較大規模的一統亦難為,有幾個較大的已經難得,而數十數百,取向各異的小同盟該是更有可能,故說「或要一些」。各獨身者同盟的主要職志或不是先著力爭權,而是改變或改善獨身者的生活——那或慢慢的改變社會的規範和權力分布——,我想到的路向暫得兩樣。

一是為獨身者求伴。部分獨身者實不願獨身,但未有伴,獨身者組織可以「自己人組織」的身份辦求伴為目的的社交活動,在志願機構或商業介紹機構以外,給有意求伴的獨身者多一個求伴的選擇。或問這有否跟獨身者的身份相矛盾,我以為雖有衝突,但獨身不一定要貫徹始終,如不欲繼續獨身者,可以助對方一把,亦可證獨身身份的靈活;不幫也無不可,但若強使任何獨身者繼續獨身,罔顧他/她的意向,那確是僵化了。

二是身心的支援。對於有意在家庭外生活,又未能或未想獨立生活的獨身者,各獨身者同盟可協助他們組織共同的生活體,在共享部份生活資源和不失群體生活之外,仍保有獨身者的身份。李智良提出的都市公社構想,雖有重塑體制和重定權力的企圖,但亦可為構建獨身者共同生活體的參考。獨身者組織亦可連結可獨居或正獨居的獨身者,減少他們孤立無援下的危險——獨居者無照應的問題,該不限於獨居長者。而不論獨居與否,獨身者處於「成雙成對」為生活其中一種常態,獨身易引成自憐自傷開端的社會裡,有時須以一些獨身生活哲學以穩神安心。如粉雷雷的獨身論說,此時該當合用。

獨身者愈來愈多,如要減少獨身者因獨身而起的不安感,和因不安而生的種種言行,獨身者連結一起做點事情,應是一條可行的進路。

震撼教育:《中大學生報》情色版問卷事件

Wednesday, May 9th, 2007

20070509a1.JPG

更新於2007.05.15

說在前頭

01
我打算逐點逐點打這篇劄記,它可能很長,亂無章法也說不定,請忍耐。

02
如果要我說的話,今天是「事件」爆發後第三天,仍在聲討辯護期,除非久經戰陣,否則論者還是在「大學生應否談性,和該怎樣(不)談性」一類的問題打轉。不是說這兩個題目不重要,但我總覺走不出固有的框框——我星期一晚上整理如下:

作者 spanner (要修習北斗神拳嗎?) 看板 CUHK
標題 還是老模式
時間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21:54:20
───────────────────────
1 發生一些「影響校譽」的事
2 有人投訴後傳媒跟進
3 傳媒報導後,大學沸騰
4 又爭論又云改善又云教育
5 水滾完了,回復波平浪靜,又不知何時再發生下一件事
6 而大學裡固然有些人很努力去提高校譽,但更多人無力也未必想如何提高校譽」,也不會去從小處開始著手。到了有事發生才來保衛幾番


※ 發信站: 香港地(hkday.net)

怕跟小杜的看法重覆了。

03
先旨聲明,十年前我就在現下出事的學生報寫點稿聊聊天,正式的銜頭是「編輯委員」。當年我們不是沒有寫跟性有關的文字,主要是跟同性愛有關,部分資料可見。較強烈的東西也不是沒有,我當時就寫了一篇談一本土砲男男情色小說(魏紹恩《我愛鳩鳥群》)的筆記,不免要提提內容。問卷的話,卻跟這些題目無關,或關於1997,或關於迎新營。

當然你也可以著我「好心你就幫幫手勸勸師弟師妹啦!」找有力的盟友屬情理之常,但在對題目認識較多,加上我(和大家)都可以回溯原本文件的前提下,我想該應先讀讀原材料,再打一點劄記還實在。如諸位看官不耐煩了,直批毋妨,但我未能保證照單全收。

背景

04
中大學生報過去並不是沒有跟性有關的題目,只是談的內容和方法不同。上引文有一些例子。而八十年代初的學生報,就有討論青少女賣身情況(「魚蛋檔」)的文章,討論性別議題的文章亦復不少。學生報的小傳統是,異人(李學斌語)多,文章風格也多是介乎反叛、改變與破成規,樹新風之間。震盪式的出版風格不只於今日。

我以為,二千年以後的學生報,漸漸重回一種硬左翼、震盪式的風格,跟九十年代中以前(即我之前)的學生報相近,甚至更硬更激。不肯妥協,向固有權力開火,支持至擁抱左翼社會運動,是近年學生報的特色,或者是,回歸傳統。當然不變的傳統,是報社會室的亂糟糟。

然而,大學環境以至報社小環境並未滋長深入的性別討論。震盪式的風格雖未必迅猛改變(也很可能不能改變)同學師生的想法,但仍為報社中人樂用。在這些情況下,《中大學生報》今年設了情色版。2006年年底起學生報設受薪職員一名,且每月初出刊物一冊,震盪風格加上頻密出版,終起事端。

要一提的是,問卷二月初發出,三月刊登結果,兩三個月後才成為「大事件」,當中發生甚麼事了?大學的師生為何不及討論、聲討有關的問卷或替之辯解,是因為新版月刊字太多,議題太硬,令讀者忽略了情色版的問題而不自知?

先跳出來

05
記於5月10日下午。

事件初起時,曾有相識指出事件的投訴人有新教福音派背景,而新教福音派跟新教公共偷理關注組織明光社關係密切。今天獨立媒體再有專文指出兩名投訴人的新教福音派背景,以報社和其性小眾及左翼友好,與新教福音派在公共道德,甚至於社會、經濟議題(如左翼屢指福音派偏重個人道德而輕民間疾苦)多年勢成水火,加上兩邊各不相讓成態,此事難免變成「道德佬再戰激進派」的陣地戰,不好調解,而不屬兩派的普羅聲音,未必能再生太多影響。

不過,跟一月時明光社指斥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其中一集〈同志‧戀人〉時有別,經三天平面傳媒及網上討論後,民眾或對事件有所定調,投訴陣營遇到的反對聲怕也會比一月少。然則,民眾對事件的取態,亦未必因「教會發動」說而有所大幅逆轉,蓋事件已說成(同時亦)觸碰主流性討論的底線,但也不表示,他們的取態會自動變成對兩方的支持擁護。

06
事件又過了四五天。按事件的發展,事件未必跟明光社有關,但其中一名投訴人的新教背景則有更多的表徵可據。姑勿論事件是否確切跟明光社有關,甚至是仍為揣測的反擊,但福音派對俗世和對性解放的抗衡確是多年皆是,在這種氣氛下,有信眾不滿坊間刊物以至學生報的內容,並有所行動,並不教我意外。雖至今日,新教教會組織的反應並不高調,但「教徒發動說」已在部分圈子散播開去,令左翼團體再添一筆不滿教會組織的帳。另一方面,福音派團體,以至其他保衛固有道德的團體,也可以藉此事更振振有辭繼續他們的公共道德工程,也可以把事件當成他們的道德教育材料。

如只從衝突戰術戰略的角度看,福音派及相關團體暫時不高調確可理解,那可避開跟報社陣營及友好團體的正面交鋒,另外,前者也或未必有很緊密和/或很密集的行動計劃。但中長期而言,如上段所說,此事有助福音派維護和推廣他們的主張。

(這刻我的看法是:手法可斟酌,大方向無問題,性討論該不會在學生報絕跡。先打這麼多,不保證會繼續)

延伸閱讀

問卷本身
問卷回應一
問卷回應二
(請自行轉換id數值,則可閱讀情色版或其他版面的內容)

《中大四十年》:〈Let’s talk about…〉
葉一知:中大風月版青出於藍
葉一知:為中大學生寫的反思日記
鄒頌華:性‧愛‧教育
小杜:學生報
小杜:如果我是你們的爸媽
黃世澤:學生報的尺度
李學斌:學生報情色版.陰謀論篇
李學斌所準備的事件時序
梁啟智:大學生
梁啟智:眼高

方富潤的相關網摘
sidekick的相關網摘
新春秋諸寫手的2007年5月文章,事件的討論集中於底部

《情色都市》新書發布會

Saturday, October 22nd, 2005

2005-09-book.JPG
早前提及老朋友李偉儀的同名專欄結集《情色都市》出版;發行商在出版後一個多月,安排場地讓她開發布會兼討論會。詳情如下:

《情色都市》新書發佈簽名會暨情色討論會

講題:都市女子的情與色
主持:梁偉怡(香港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執委)
講者:黃結梅(新婦女協進會成員)
陳順馨(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李偉儀(《情色都市》作者)
日期:2005年10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天地圖書門市部(香港灣仔莊士敦道30號)

討論會官方網站
討論會影像傳真(肥力貢獻)

20051001雜訊 (生活)

Saturday, October 1st, 2005

謝謝大家 Thank you all

多謝大家的生日留言。Thank you folks speak something for the blog’s first birthday.

對外事務的宿命規則

西:「……外交的本質是一邊跟對方握手,另一隻手就用作互相毆打。」

加治:「對,每個國家的外交手法都是這樣……;沒有國家會伸出雙手,互擁對方啊!」

弘兼憲史,《加治隆介之議》第20冊

外交如此,對人很多時也會如此,暫想不到如何改變。關係要好的話,相擁或雙手緊握意料之外;關係惡劣的話,可能雙手互格,或拳來掌擋。然則人生在世,以這些手法相待的人不會很多,關係也會時好時壞——雖則悲觀的說,壞到底的恐怕更多——,很少會常以同一招對同一人。

關係處於「要好—惡劣」一線的中間段者,相處時大抵會兩手互握,另兩手活動自如。而那兩隻自由活動的手,拿來”give him/her five”,或鬥膂力,或都垂下來,均可見二人關係如何。我想,開網誌以字會人,面對意見不同的朋友或相識時,看怕也是如此。

牛棚書展

第三屆牛棚書展(官方網誌)已是第三日。這兩天是週末,預料不會下大雨,到會場走走或設檔的朋友當有不少。今年設檔的友好包括:

思存
鄧小樺
洛謀
華利
李偉儀

準備這兩天都到場支持。——說到底,香港書展檔租太貴,不設可享受陽光和清風的露天攤,湧進去「投垃圾」(語出黃老瀚)的人又過多,雖云牛棚書展的質素未必很高,未必大掃俗大添雅,有點空間讓大家見見朋友,也是好的。

他們理應高興

這組織的不少成員,曾親歷十四年前,他們所屬會派的要求被議員們否決;兩年前,他們已組了組織,但組織牽頭的行動又失敗告終;現下民政事務局中人未被他們的原則和言行教化,準備立法「逆向歧視」他們堅守原則的行動,社會又一貫的人慾橫流,見律政司有此行動,努力得到回報,就算最後結果如何,也應高興的——

歡迎政府決定就824肛交年齡裁決提出上訴

本社歡迎政府決定就8月24日高等法院夏正民法官裁定《刑事罪行條例》第118C條禁止21歲以下男子進行肛交行為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一裁決提出上訴。由於高等法院的裁決漠視了肛交的高風險,及對心智未成熟的16至21歲青少年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此裁決帶來社會上廣泛的討論,最近更有調查指出接近5 成的受訪者表示裁決並不合理,會鼓勵青少年的接觸高危行為。有見及此,本社及香港性文化學會於此段時間收集到逾25,700位市民的簽名,要求政府盡快提出上訴,並已於9月20日早上到政府總部遞交首批16,000位市民的簽名。

對於是次肛交合法年齡訴訟及其影響,我們謹此呼籲:

1. 特區政府正視裁決對社會的影響、認真看待社會上的討論、回應逾25,700位市民對政府的意見;

2. 法治是香港的重要支柱,而有關訴訟的爭議涉及範疇甚廣,法院應參考所涉及不同範疇的文獻及研究調查報告,就有關的法律爭議作出令公眾信服的澄清;

3. 如法律有修改的需要,應交由立法機關及公眾作深入的討論如何修改,達成能平衡各方面的價值的方案,而不應單由司法機關作出裁決。

為免遺漏,現說明:這組織叫明光社,組織主要人物多來自香港的新教福音派教會。我不屬福音派,對其教導不盡認同,惟律政司已提出上訴的話,我的意見是且觀其事。

代郵:稿債

卻說上開之事未成事時,明光社邀得若干醫護人員聯署,支持律政司成上訴之事。但那刊在報章上的廣告,其觀點疑團多多,惹來一班自由派朋友抨擊。當中的阿藹,邀我寫點甚麼。稿未寫,是為稿債一。

稿債二,是一篇有關番茄的文字。且看能否在這週末完成這兩篇。

繼續半無聊

Saturday, September 24th, 2005

(還要多少時間,我才「認真」不再「自戀」,寫點「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事呢。)
(或者很快。)

彭小倩兩天前給我致電:她就是那個跟我談電話“seems no end”的好朋友。她回到香港後,一時無法跟在歐洲認識的朋友相見,而兩年不在香港,回來不久,所識的新朋友自是有限,感到有點鬱悶。她說,香港青年不跟家庭居住的不算多,令訪友不易實行。她懷念在某城市的認識朋友經歷:找到阿乙到他家,會遇到丙丁戊己庚子丑寅卯辰甚至更多,一次訪友認識十幾人並不難。在香港,這些機會難有。

在我們的想法裡,帶一個朋友回跟家人共享的家,往往想到對方是情人,甚至是異性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動輒想到「見家長」或「過夜」等事。我們很少想到當二三十歲的家人,帶朋友來家時,其他家庭成員如何自處——不論我們帶朋友或兄弟姊妹帶朋友來亦然——,也往往等待家人全都在外的空檔,好讓我們帶朋友回來共享好時光。唯有租了置了一個家,才有決定何時招呼朋友及家人的大權。家人,好像阻礙我們跟朋友相處。在沒解決這些問題時,或試圖慢慢的解決時,我們容易想到家訪如何難為。替代場合又不多,鬱悶不難理解。

經電話聊天,她可以希里嘩啦的把生活種種和諸般想法,都向我說了,我變了她口中的「叉燒包同學」:一個像未放進口,可隨意給人弄圓按扁的包子般的人(幹嗎不是饅頭或軟塾?)。江記呀江記,你既有了大衛和偉明,如你看到這篇,不妨多加一個角色「叉燒包同學」,好嗎?

再說一個朋友。日月君在下面一篇的留言祝我有伴,說到底,他對伴侶更見熱切!為助他完成這一心願,不妨推出「大當婚,__大當嫁」大行動:倘若任何人能協助日月君完成「拍拖」及「結婚」這兩個大心願,我當賞奶茶乙杯。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請經sidebar接觸日月君之文字,才決定是否幫助他不遲。

長‧仿通寶式

Thursday, September 22nd, 2005

通寶式的網誌到底如何,可按連結。但申明在先,這裡並無肥老闆,亦不提父子情,只得拉雜成篇。

停擺

本篇初發時的置頂吹水會宣傳稿,實是月初發出,跟下面的「泰昌動態」發出的時間差不多。過去兩個多星期,並沒寫新篇——我生活作息其實如常,沒嚴重事發生,依然不時在其他網站留言,只是沒好好定心寫點甚麼吧了。

如果說生活的變化,那就是再投讀書生涯,早前已曾提過。閱讀、功課等是有的,放在這裡的時間想應會減少。

回家讀點書

這次回所謂的母校,念兩年的翻譯文學碩士課程。課程只得星期一至五的課,星期六不設課堂,想是讓各同學有多一整天溫習。課程須二十四學分畢業,即八科,一學期只能念兩科,不能多也不能少,未來兩年除五月下旬至八月底外,每星期這邊該上兩晚課。第一學期選了進階翻譯研究跟粵英傳譯。傳譯此門學問以前未嘗接觸,加上英語聽力一般,實是挑戰。

若問為何選讀翻譯,我現在的回答是:配合自己的語文學習計劃。過去三年學習泰語,一則為譯介泰國當代電影——詳見這裡的sidebar連結——,二則是修習後不久才想到的:掌握泰語以讀曉泰語原文,藉此譯介其他的泰國事物予華語世界,多賺點錢。

三年修習,我對泰國人事物,從零碎認知至略識一二。除了從課文學得一點皮毛外,就是曼谷遊的見聞和瀏覽有關網站所得。現時我能念大部分的音節,可湊合說幾句話,但掌握的字不夠,也不怎做聆聽練習,若要當譯者謀生活,還要多加努力。我希望三年後能通曉泰語,應付日常的閱聽講需要,之後再多學一種歐洲語言——可能是西班牙語,取其通行範圍較廣。

blog是一家店

五六個月前,因為有線電視的一集《新增點》(現已易名為《教育新增點》)討論本地網誌,一眾網誌寫手紛紛回應,力言自己的網誌觀跟那集節目所說的如何不同。當時我並未和應,蓋覺得沒有太大必要即時表態。時隔數月,雖沒人問詢或質疑寫網誌的理由或取態,但自己的想法漸漸形成,亦跟旁人說過,不妨在此記下。

我的想法比較典型。blog或云網誌或云個人文字網站,都是個人(少部份是幾人合作)在網上的一個窗口;把一票網誌聚起來,就有小商店(corner shop)匯集,或如九龍尖沙咀百利商場服裝店林立的模樣。當然將網站裡、個人清單裡或心裡的網誌連結排列調動的話,比搬商店容易。既云小商店,則可按店主的喜好做買賣:專門店無妨,雜貨店也可。若能聚得一些熟客人,跟店主討價還價兼談天說地,最好不過。經營網誌費錢不多,利用免費平台的花錢更少,不用擔心存貨套不了現,只怕不及推出,無人問津。對於想過老闆癮而無甚財者,設網誌也許是一種不錯的替代法。

朋友出書和朋友生辰

2005-09-book.JPG
老朋友李偉儀,數年前開始兼職賣文生涯,主顧為本地報刊。是月她在《成報》的專欄結集出版,跟專欄同名,亦叫〈情色都市〉,分「情色」、「都市」、「彩虹」及「紫藤」四部分。附圖為書影。下星期的牛棚書展(書展網誌),她會在性工作者支援團體紫藤的攤位現身幫忙,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支持。

好朋友彭小倩(偽/藝名),是日又大一歲,可喜可賀,祝她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至於九一八出生的老朋友梁國基先生,早前生辰正日已真人陪伴K歌,惟日月君突有工作在身,未能豪唱,實美中不足。

母女對話

最後送一個小故事,絕非虛構。

少婦問其六歲之女:「我唔要妳喇,好唔好?」
其女應曰:”Don’t ask such silly question!”
少婦無言以對。

快來準備三十三無

Sunday, May 29th, 2005

香港不設戶籍制度,故大陸的「三無」不能套用在這裡。對我來說,所謂三無,就是無大錢,無事業和無拍拖。已二十八了,二十二個月後,便是我而立之時;按現在的情況,和個人缺乏轉變動力的態度看,很大可能「三十三無」。

不肯定要準備三十三無的香港男女有多少。除了自己外,我認識的兩三位朋友,看來都要面對三十三無的局面——在此諱去其名,若他們或其他朋友想和應,說明自己快要三十三無,請先考慮清楚——。三十三無令我困擾的,過半是社群壓力,小半是對未來生活的擔憂。

自己並非投資高手,近兩三年亦未投資,藉買賣賺錢的機會沒了。再說,身邊有一群左傾的朋友,我又多讀了點左翼論述,雖未跟彼等交流對這類事情的意見,自己對投資還是有點心結。打工求財嘛,有學位卻沒能找到較高薪的工作,對商界工作似迎還拒,最後落得月薪不滿萬的下場。積蓄自是不多。父母都是無股息無租金無公積金無長俸之人,估計最早五年後得全數支持他們的生活開銷,母親更為著急,壓力因此而生。稍後我會兼讀碩士,又是一筆開銷。三無之中,以無大錢最為擾我。

有了所謂的事業或云好工,固有得大錢的指望,但兩者未必完全掛勾。在工作得了虛名,或他人在做我有興趣從事的工作,都能教我口水直流。大學畢業六年,不時聽得眼見所識同屆中學或大學同學怎麼怎麼了,或聞知同齡表兄弟或堂姐妹又如何如何,把他人的風光跟自己比對,自己因此奮發尚未知,心頭先已一沈。

無拍拖,或未嘗拍拖,幾是社群壓力,有亦未必樂,無亦未必苦。然則父母這對夫婦已是自小以來的身教,長大後四週都見戀愛標記,如情侶情歌言情小說等,自己未試廣大人民已行之事,不免有點緊張。對此還是盡量勸服自己,不要太急,不要太急。目睹自己十二個兄弟姊妹諸色結合情狀的媽子,對我職場路向多番進言——「銀行工啦酒店啦」——,不過因為「生活」兩個大字,對我是否拍拖結婚,並不著緊:「男賺萬幾女賺萬幾,一旦有細路又離婚,個細o既邊個養先?」想也是她即時能作的最壞預測了。

現時如此,將來可知亦未必可知,但仍要準備面對三十三無。假若真的有好消息,自當在這裡告知,毋庸我在此大開要如何如何努力的期票。

延伸閱讀
再會思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