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016 Society 社會' Category

過度進取 反遭他議

Tuesday, August 17th, 2010

從家到港鐵大埔墟站,星期一至六最快,最廉宜也甚慷他人之慨的法子,便是坐港鐵的免費接駁巴士K17號。K17號巴士早上上班時間的搭客特多,所以總站外圍就成了區議員和社區主任向坊眾宣傳自己服務和政績的熱門地點。

星期五上班坐的第一程車是K17號巴士。上車前有人派傳單。他是駐在我選區的社區主任——我稱他和他的同行「影子區議員」,蓋他們大多會在下一次區議會選舉時,跟現任區議員爭議席——。傳單到手,見一面說的是某座公屋大廈互助委員會夥拍照相服務商提供廉價證件照片拍攝服務,另一面是宣傳社區主任服務處和某區議員辦事處合辦的旅行團。

我對議員、社區主任或政黨搞拍照代辦證件興趣班聚餐和旅行沒有太大惡感,他們確要有多一點渠道爭取宣傳機會;當然那是否蠶食了其他地區組織從辦活動得到的自主性,可以另議。但我一看這旅行團,乖乖不得了。傳單請見下圖,全圖請點擊這連結

雙十團傳單留影

雙十團傳單留影

大家可見,區議員是李國英,社區主任是黃元生。李國英的區議員選區是大埔墟,他之前曾當過四年直選立法會議員,2004到2008,民建聯人。黃元生也是民建聯黨員,我選區的宣傳街板可充物證。這面傳單宣傳的台北高雄五天團,赫然亮出「雙十慶典」四個字。

雖說多年來台灣選舉時,也曾聽過民建聯率隊觀摩的消息,但取台灣僑委會資助,又是雙十慶典,就算不亮出民建聯的標記,好聯想多惡搞之徒如我,未嘆民建聯大埔團隊或者進取過度,在人家辦特大慶典時組團參加人家的特大慶典兼旅遊,把讓人胡思亂想的機會乙個廣發坊眾,已先想到「民建聯成功爭取香港僑胞回國出席雙十慶典」了。

就算不惡搞「成功爭取」多一回,雖說國共關係業已解凍,民建聯又是愛人民共和國的政黨,但這樣一張傳單,人家幻想出來的弦外之音,不怕太響了吧?

(攝圖作文2)

PM KLUUBB 2:八字頭的怒哀、喜樂與生活軌跡 198?s: Fury and sorrow, happiness and joy, and paths of live

Sunday, December 6th, 2009

前話:PM KLUUBB 1:這第三四代人

這是給1980至1989年生的朋友的聚會,也是1980年至1989年生的朋友給此時此地的聚會。

日期:2010年1月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至6:00-7:00(視乎討論氣氛而定)
地點:港島灣仔軒尼詩道富德樓天台
模式:先座談,後閒談,設中場休息

顏冊報名處
亦可用電郵或留言報名

帶頭嘉賓:
李學斌(1980年生)
june23rd(1982年生)
aster(1983年生)
朱天韻(1983年生)
周澄(1986年生,活躍社運,閒時亦愛沉醉光影文字)
阿捷(1989年生)

主持:
小風(1990年生)

2009年12月: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快將成為歷史。下一個十年開始之初,八十世代要開始面對他們的人生一枝花(三十歲),或仍在享受他們的雙十年華。而上一個十年在此地掀起的世代爭論,相信仍會帶到新的一個十年。

這一次的PM KLUUBB,會在下一個月的第二日,還希望帶上回「透過座談或閒談的氛圍,各人互相述說、爭辯、認識,然後再想『如何活下去』,和『為何如此活下去』的問題」的目的,將世代對世代的目光稍為集中到其中一邊,甚至是,「第四代」的其中一班人,「八字頭」,或「八十後」,即1980至1989年出生的朋友,讓他們講自己的和看到的怒哀,喜樂和生活軌跡,也看看前路可以如何走。

排怒哀在頭,或者因為2009年的大小事件前後,布滿八十世代的反應和抗議聲,也因部分八十世代的鬱悶甚為顯眼。喜樂,一在怒哀之前,一在怒哀之後,八十世代在都市生活仍汲汲找尋調劑自己的方式,或遊戲,或拍照,或打字,或恥笑,或美食,或消費,或行山,或耕作,或作畫,或看電視——與怒哀連成像過山車軌的生活軌跡,並看似通往日後。而這一代若繼承不了父母同年紀時的希望,也怕隱約繼續還是有百樣人。

請來的六人都是自己認識的,除了李學斌參與過第一次PM KLUUBB「這第三四代人」外,其他五人(除了周澄?)都可能是閒談會的新主角。他們和主持的介紹,稍後貼出。

煎堆

Monday, January 26th, 2009

石榴花煎堆。石榴花都蓋到煎堆頂去

石榴花煎堆。石榴花都蓋到煎堆頂去

聽說過不少「代表香港」的飲食,若說「代表香港人」的飲食,則少聽說。我現舉煎堆以代表香港人,不只為應應節,而是環繞煎堆的一些老諺語,確反映了不少香港人的日常性格。

講老諺語前先講講煎堆來歷。手邊的文字說,煎堆初見於廣東北部南雄珠璣巷;南宋末年一場反丞相賈似道的兵變,使得珠璣巷的居民南遷,煎堆也被帶到珠江三角洲。以此推之,煎堆也因珠江三角洲包括了香港,區內人民流動頻繁,傳入香港。

我排的第一條諺語是「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色金黃狀圓滾滾,圓則可喻做人該圓滑,也該少稜角,容易的趨及有利處。金銀滿屋呢,這觀念流傳至今,農曆新年傳說得最強烈。表面是句祝福話,但也不妨說是種生存態度:就是賺來金銀,都先積給家庭所需和改善生活,若情況非常,「滿屋」之「屋」所蔭的,就可能跟自己相善的自己人,可以是部分跟自己關係較好的家人,也可以是關係要好的所識。而金銀亦可延伸至財貨與諸般好處。

次是「年晚煎堆,人有我有」。雖現下並非家家必置煎堆,人人亦非各手持一兩個,然而「人有我有」的群眾力量,依舊屹立不倒。若說是必要的規範或必需品也罷了,有些東西沒到手,有些事不去做,確怕被人排擠恥笑,怎麼樣都要人有我有;能承受得隨沒有而來的後果,個人修為或許能再上一層樓。不過,跟隨主流,人有我有也不見得一定是壞,有時可保命,有時可從服膺當中煉得忍耐的本領。

還有「冷手執個熱煎堆」。冷時得熱物暖和暖和,一如久旱逢甘露,好運氣誰都愛。不過這七字說來,有時也有漁人得利的意思——一眾賀漁人的好運氣,而漁人見到的鷸和蚌,牠倆你爭我奪,最終一場空,復被旁人嘲弄幾番。

上述態度想法等是好是壞,暫未想到如何斷個分明,所知的是,我不少時候會跟這些態度想法相左,人有我偏是無。雖然如此,年初一已過了一小時,「新年好」這三個字,不能人有我無,在此仍祝大家新年好。半氣半開玩笑下想寫在揮春的八個字「報仇雪恥」和「取而代之」,暫且擱到一邊去。

舊賀年文
豬年金豬頭

給烽火台送禮

Saturday, December 20th, 2008

活動顏冊(Facebook)專頁

禮物,雖然可以是平息強者野心的工具,但更多的時候,它表達了心意,或表達了支持。

上一個月,據說常稱「烽火台」的大學廣場要遷就圖書館擴建工程,要被改動,保烽火台的宣言文字加言論行動,此起彼落。臨至年底,又沈寂下來。趁這月二十六日拆禮物日(boxing day),大家狂歡後又充份休息了,給烽火台送上你的心意,支持支持。

日期:2008年12月26日
時間:1000至1830
地點:中大本部烽火台

禮物體積宜細小,方便送禮後收藏。禮物收置方式未定,有可能暫時寄放於學生會幹事會室或學生報報社,待保烽火台行動告一段落後再決定如何處置。

(考慮晚上或未必有太多人參與,現暫將送禮時間限於黃昏。亦誠邀志工協助送禮期間的各項相關事務。)

大學校長劉遵義就拆遷烽火台會見師生的報導(1)
保烽火台顏冊(Facebook)小組
原始意念

月經就月經唄

Monday, December 8th, 2008

比較早出現的巴士廣告。「小姨媽」商標右下方可見「月經罩杯」四字

比較早出現的巴士廣告。「小姨媽」商標右下方可見「月經罩杯」四字

今早乘車上班,從所乘的九龍巴士車窗偶望窗外街景,先後見另兩輛九龍巴士展示橫幅月經用品廣告——既然人家清清楚楚的印上「小姨媽月經罩杯」七個大字,還要說甚麼「月事用品」,「女性衛生用品」的(近似)婉轉字眼?惜沒把所見拍下來,有待其他朋友或自行補上。

月經罩杯在香港是新產品,在其老家美國已有十多年歷史,草草搜索到的資料說它供內用,用者把它從陰道內推,以蓄經血。就此一提,並非全是意念較新鮮,產品剛開售,而是終於有商家打破似明又似不明的,銷售月經用品的禁忌,就是不提「月經」這兩個字。依稀記起,此地有供月經產品電視廣告的明文指引,指明不得出現紅色液體,怕觀眾直接聯想至經血云云。月經來時稱「不方便的日子」,女性生殖器所在稱「女性特別部位」等,未知是否亦有指引,還是貫徹那指引的「精神」。而坊間對月經的代稱「M(ensturation)」,和「大姨媽」,記得前者在月經用品廣告出現過,後者未嘗聞之;月經罩杯取「小姨媽」這中文牌子名,則或可在珠三角打響頭砲。

誠然,除衛生考慮外,坊間對經血的不祥和性聯想根深蒂固,除了「通經」時才提一提外,以前公開談月經多有忌諱,但至今——或近年,我懷疑自己還是孤陋寡聞——才有商家把題目寫明,怕也是猶豫過久吧?

20081210 補記

香港分公司修改了產品稱呼,復用「生理衛生產品」這一雖專門,但難免聯想到妥協的字眼。品牌仍叫「小姨媽」。或都是生意經。巴士廣告照片稍後補上。

供日後備忘: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部分結果並筆記

Monday, September 8th, 2008

原貼於大力灰狗blog,此版本略有修改。

地區直選方面,港島陳太方安生女士以降的四二局繼續維持,范太徐麗泰女士留下的空位給reginababy「取得」,「蔡蔡子」蔡素玉沒余‧柯德莉那麼好運,何ee重返議會,但至少要擺平同路人中不滿之眾,否則連任路難。

港島勝者:曾鈺成、葉太劉淑儀、陳淑莊、余若薇、甘乃威、何秀蘭

九龍東三二局變fifty-fifty,人腳背景如舊,只缺「大班」鄭經翰接班人,「陶竹園」陶君行博盡矣。「嫺姐」陳婉嫺保送黃國健,算是光榮引退。

九龍東勝者:黃國健、陳鑑林、梁家傑、李華明

9west「鼠王芬」梁美芬由黑馬變微冷後又獲選,「取得」新設一席,打敗「毛毛靜」毛孟靜與「四得北神」田北辰。黃毓民突發神威,以高票廁身前列。其餘三固有黨派保住議席。綜合各路評論,鼠王芬集專業、名氣、新教、近建制、非建聯於一身,或開「毒辣」(唔係,「獨立」)當選新方程式。新局為三二,或三一一。

劉千石從爭戰勞工鬥士而成現代版徐庶,「大浪淘盡千石」,旁人聞之或不免唏噓。

九龍西勝者:梁美芬、李慧王京、涂謹申、黃毓民、馮檢基

新界東「占士田」田北辰下馬,兩兄弟選兩兄弟敗。缺口由泛民補上,黃成智又演回歸議會戲。劉慧卿趕潮流告急告急又告急,保住一席,無大意外可做滿二十年直選議員。「長議員」梁國雄連任,據聞得票更多。「影印之星」陳克勤夥拍「沙田左霸王」劉江華入局,左霸王團隊以六位數票數稱雄全港。龐愛蘭似稍欠人氣,未及梁美芬「獨立」之勢。「公道湯」湯家驊被同路人指稱名不符實,仍可「上桌」奉客。蕭思江無位入楔,中產老師李子榮打不進中產市場。五二局。

新東勝者:劉江華、陳克勤、鄭家富、黃成智、梁國雄、劉慧卿、湯家驊

新西新出一席,換來王國興代工聯會於未來四年「為您匯報」。周太太梁淑怡又敗,自由四隊全輸。「鬍鬚俠」張超雄落敗飲恨,有人愁時有人舒一口氣,只嘆”come out”太遲,名未能大揚。「高達」李永達又告急,急到返局。五三局。

新西勝者:譚耀宗、張學明、王國興、何俊仁、李永達、陳偉業、李卓人、梁耀忠。

功能組別泛民至少四席;醫學界郭家騏給「騮騮」梁家騮打敗了。旅遊界謝偉俊低空掠過,兩三屆耕耘終有回報;工程界何鍾泰,資訊科技界「達人博士」譚偉豪,亦是低空掠過,後者贏得更險,一眾莫查理乃光粉絲恐怕扼腕連日。「波波」陳茂波終於打敗「方卓如」龔耀輝及試圖連任的「譚c9」譚香文(兩連敗),圓議員夢。

埋單計數,直選三十席,建制派11,泛民19,總數依舊;建制派新東失一席九龍西得一席,泛民反之。泛民暫有23票,格局小輸,蓋功能組別已失會計醫學二席,來日未何知也。

趕集後說個故事

Saturday, May 3rd, 2008

某年打學校工,辦公桌就在學校圖書館,書架有一套不齊全的《柏楊版資治通鑑》。我偶而偷時間看一點,多讀的是南北朝故事——初中一的中史課教得不夠,理應自修補絀。

《柏楊版資治通鑑》採月刊式,都是書,李敖同期的《千秋評論》和《萬歲評論》,好像也用同樣的刊行方式。每本《柏楊版資治通鑑》都有讀者來信欄,刊信柏楊必覆,不少自是感激之詞,如「讀書不多,嫌古文艱深,幸得先生語譯,才多知舊故」一類。

話說柏楊有次不幸脫期,想訂戶某一時心火障目,給柏楊寫了封咒詛信,說要他下地獄遭火燒甚麼的。原信照刊,柏楊的回信標題就是:〈朋友,你為甚麼那麼殘忍!〉

——殘忍是人性黑洞;我常想,殘忍,很多時是因為種種原因迫出來的憤怒。

短說:誰是贏家

Monday, February 11th, 2008

沒有人是贏家。而現時的贏家,是大眾既反叛卻又要安穩的心,還有各自固有的道德觀;兩者導引我們的想法、言論和行動。

20071202雜記

Sunday, December 2nd, 2007

01
是日午夜,香港兩鐵歸一。車費減少的情況居多,但也聞得因此日前後停了好些優惠,有人的交通開支增多了。於我,鐵路不便小睡,仍是巴士好。於熱衷地區工作議員,兩鐵合併後,該教他們少了「成功溝女」(故意誤,該是「成功爭取」)的本錢,就是爭取開設長途巴士線;恐怕官府會更努力勸說議員,建議市民改用港鐵。

不過,官府多年未能成功勸說市民一面倒的用鐵路往來,不少市民仍偏愛中度至高度點對點交通,似乎交通習性喜好等課題,該有大幅研究的可能——有說廚師要能抓住食客的胃,交通業者和部門等,也怕要曉得抓住乘客的腿吧。

02
在某健身工廠健身一月,體重沒甚變化,但基本體力似略有提升。我較熟悉跑步機,初試只能每次十分鐘,昨天已可連續用三十分鐘。雖不知當時顯示屏的三百多卡路里已消耗熱量有多少水份,但也哄得自己歡喜。腿力漸長,該想如何練臂力了。

現下的健身中心,器械和人都多,就如勞工密集工業的工廠,不過工友進廠賺錢為生活,會員到中心花錢保健康。


圖片出自香港《蘋果日報》。03段故事怕應由此圖說起

03
當日以為三娘對戰,豈料卻是八仙過海。是日又是立法會香港島補選。告急之聲繼續,所謂的正邪之爭又展新一頁。華人政治多愛講道德,故拉票活動和外圍行動,不免帶點道德味。今回補選先有質疑待選者不夠貫徹,及後也有疑候選人不夠誠意或良心之類。而此城中常有一股無德者人人得而誅之的味道,所謂的餘孽賊子,就該由志士們討伐了。有指選舉肢體動作或對罵等屬常見之事,今次或只是略強一點,也有論者深以為憂;我想,政事討論滲了道德,各方又把底線推前N里,對手亦慣深底攻擊,底線一觸,就易起火,也不消提此地十幾年來幾乎天天都上演伐罪戲,街頭沒演媒體演,媒體演時網絡演,升級也怕難免,更何況攻人者可示一己之忠呢。

前述勞醫生被指不夠貫徹一事,或曲線說明此地言政參政者,皆難逃出貫徹之咒,而堅守到底,也怕是有點要免去為後來者指摘的考量。

劉四(即葉四)怕明年會再展新新一葉,今仗勝敗也好,只應是時間問題;方七(即陳七)是否再來,未知也。看好蔣五取第三,但怕也不過百分之五的取回保證金門檻,明年該應一試航運交通界功能組別,以油價屢創新高,蔣過去又著力燃油議題,且看到時成績如何。非菜鳥的柳一因此戰為更多人所識,比四年前聲名更顯。李二蕭三凌六怕是點綴。何八似是有選舉史以來,一月連跑兩場的第一人,但立志太遲,資源短絀,兩線作戰屬戰略大忌。兩星期前區選的保證金可取回,但今回難保。我以為,何八雖勝出無望,但未必宜全數過戶至「保育不行,除舊要緊」的說法。

選劉四,我以為有愛其強橫的想法,而選方七,即怕有策略考慮,想好些選民,尤是偏向左翼自由政治的,蓋印投票時心情怕是有點沈重。而某方陣營的多元(幻?)景象,似要因大戰臨頭不得不暫時歸一,是堅持多元者走得太前,或是多年來放錯先後?

對了,這次大家都似乎忘記了黃太太錢其濂。她可是政務主任改當立法機關議員的第一人呢。

04
今天天朗氣清,是秋冬典型好天氣,稍後約書友拍照去。

05
星期四,十二月六,中文大學開週年大會,內容主要是頒授學位。大會於日間舉行,我今年雖得學位乙個,但本科畢業時已到過,無意赴會。今年的大會因會頒學位予前度監督,又為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故爭議較多,未來數天應有一番正反言論攻防。攻防過後,怕是依舊,未來若再授名譽博士學位予受爭議者,又是紛爭;而校譽損益的老帳目,亦不能理得清。

06
想旅行,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亦想找伴。有意不妨留言。

座談閒談會:這第三四代人

Saturday, October 27th, 2007

日期: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00至6:00-7:00(視乎討論氣氛而定)
地點:KLUUBB(港島灣仔軒尼詩道367號富德樓14樓)
模式:先座談,後閒談

帶頭嘉賓: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作者,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師)
梁文道(多面向文字寫手,八月以「時間站在我們這邊」論,進入世代交替的討論)
何翹楚(專上學院文化及媒體講師,報章星期日專欄寫手,網站懶協「主席」)
李學斌(未及三十,網上多面向寫手,現職電訊網絡工桯)

顏冊報名處
亦歡迎留言或電郵報名。

跟座談閒談會有關的文字

這個下午主要想談的是第三四代人究竟是如何活著,為何如此活著,還有是如何不如此,為甚麼不如此。也歡迎其他關於四代人定義,和隨之而來的種種話題。不太希望它變成一面倒的訴苦會,而是想透過座談或閒談的氛圍,各人互相述說、爭辯、認識,然後再想「如何活下去」,和「為何如此活下去」的問題。辦這次座談會也有一點自私的動機:也乘機進一步認清自己,因為我今年三十歲。

我今年三十歲,避不開看談三十或談同輩處境文章的誘惑。雖然說,好些跟我有交往的人,如好些舊同學,得到父母輩眼中不俗的收入和事業,也走在父母輩走過的路上,結婚生育,但我非如此,也同另一批三十前後的朋友,在月入一萬三千塊港幣的據稱平均線浮沈。今夏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出版,把香港眾人按年紀劃界:戰後嬰兒是第二代香港人,1965年至1975年生的是第三代,之後十五年出生的就是第四代了。與第二代香港人比較,第三第四代香港人青年壯年出頭的機會比較少,也往往被第二代人指指點點。書出版後不久,不少七字頭朋友紛紛和應。

他這觀察並不特別新鮮。他幾年前在《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已提到大人的目標像不斷遷移的龍門柱,教下一代——不少該是第三或第四代人——疲於奔命。不過,他不因對他們的看法,而吝嗇批評他們當中的一些做法。由於他先提出這分類法,固應請他為其中一位帶頭嘉賓,就是以發言引導吹水的嘉賓。另一理由,也是想他筆下的第三第四代人,自己說明自己的現況,這些人可以是到來的聽眾,也會是其他嘉賓,包括梁文道、何翹楚和李學斌。

梁文道,年三十七,報刊欄目多見其文,以前有劇評和時政評論,今時還有時政評論,以及飲食文字。他不見得直接回應四代論,但他在皇后碼頭清場前不久,提出「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而「我們」,也就是參與皇后碼頭抗爭最力的一群,很大部分都是第三或第四代人,梁自己是第三代人。「我們」的他者,與「我們」在事件對峙的,不少是第二代人。呂大樂在後來的一篇評論裡引述他一個同代朋友的話,說「時間仍在我們這邊」——世代對立只是對立的一端,年歲也不是決定立場的唯一因素,但至少,這樣寫已把兩個人都捲進這場世代討論裡。

何翹楚,廿九几。Blog平台未廣被採用時,她已用html構建最初的「懶惰人生協會」(「懶協」),可謂未聞blog,已先見blog,寫生活寫時事寫朋友寫女性。專上學院文化及媒體講師,有時寫點報紙文章。她嘗試整理友儕間的「女人仔」論說,兼連結「四代香港人」的說法,寫成〈女人仔〉,引起一些共鳴。

李學斌,1980年生,農家子弟,硬漢子,死死主義者。網上寫作不斷,題材包括時政、歷史、經濟分折、生活雜談、命理、電玩、中大事、性愛,亦是ASCII圖能手。現職網絡工程,但網友最記得他的,恐怕是資料足,分析強。

而我,當個說開場白的主持好了。多說話的話我會趕客。遺憾的是四人的面向有點成就偏向,位置是,事功也是。所謂的平凡人或未出頭未安穩的嘉賓沒有,已上岸的,又樂於其中復願指點江山的第三或第四代人也沒有。就是有點偏頗。

參考資料
呂大樂〈香港四代人〉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書)
呂大樂〈世代之爭 關乎政治〉,兼附梁啟智小評
梁文道〈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給林鄭月娥的一封公開信〉
何翹楚〈女人仔〉
李學斌〈我們這一代〉
黎凱欣〈我們的30世代〉
梁啟智另一些有關三十世代的筆記(
小西〈沒有解殖的困境﹕有關「世代論」的階級與後殖民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