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013 KLUUBB' Category

PM KLUUBB 3.1 男女三十一支花

Sunday, November 21st, 2010

1980年距今三十年。三十歲已經向八十後撲過來了。

三十歲有說是成熟階段的另一個里程碑,但在今時今日,三十歲是成熟,是無法長大,還是依然青春?三十前會否因三十而不安?剛過三十,面向看似遙遠的四十,又是怎樣的心情?1980年出生的朋友,又與八十後有怎樣的關係?

年初第二次PM KLUUBB說八十後,年底第三次,分上下集的PM KLUUBB,會向七字頭邁進,上集由今年三十歲的朋友談三十歲,下集由今年四十歲的朋友談四十歲。上集兼為三十女子blog「一支花」做勢。

日期: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二時半至六時
地點: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天台(近天樂里、鵝頸橋、港鐵銅鑼灣站)

嘉賓:
李學斌(從事資訊科技業的小老闆,農家子弟,兩次PM KLUUBB講者)
曾瑞明(通識教師,剛完成博士學位口試,文章見於《信報》)
黃靜(《明報》世紀版編輯,文化評論人)
陸仲葆(持教育學位的保險人)
主持:鄧小樺(《字花》編輯,電台節目主持)

鳴謝:達微慈善基金及香港獨立媒體

顏冊報名處

PM KLUUBB 2:八字頭的怒哀、喜樂與生活軌跡 198?s: Fury and sorrow, happiness and joy, and paths of live

Sunday, December 6th, 2009

前話:PM KLUUBB 1:這第三四代人

這是給1980至1989年生的朋友的聚會,也是1980年至1989年生的朋友給此時此地的聚會。

日期:2010年1月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至6:00-7:00(視乎討論氣氛而定)
地點:港島灣仔軒尼詩道富德樓天台
模式:先座談,後閒談,設中場休息

顏冊報名處
亦可用電郵或留言報名

帶頭嘉賓:
李學斌(1980年生)
june23rd(1982年生)
aster(1983年生)
朱天韻(1983年生)
周澄(1986年生,活躍社運,閒時亦愛沉醉光影文字)
阿捷(1989年生)

主持:
小風(1990年生)

2009年12月: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快將成為歷史。下一個十年開始之初,八十世代要開始面對他們的人生一枝花(三十歲),或仍在享受他們的雙十年華。而上一個十年在此地掀起的世代爭論,相信仍會帶到新的一個十年。

這一次的PM KLUUBB,會在下一個月的第二日,還希望帶上回「透過座談或閒談的氛圍,各人互相述說、爭辯、認識,然後再想『如何活下去』,和『為何如此活下去』的問題」的目的,將世代對世代的目光稍為集中到其中一邊,甚至是,「第四代」的其中一班人,「八字頭」,或「八十後」,即1980至1989年出生的朋友,讓他們講自己的和看到的怒哀,喜樂和生活軌跡,也看看前路可以如何走。

排怒哀在頭,或者因為2009年的大小事件前後,布滿八十世代的反應和抗議聲,也因部分八十世代的鬱悶甚為顯眼。喜樂,一在怒哀之前,一在怒哀之後,八十世代在都市生活仍汲汲找尋調劑自己的方式,或遊戲,或拍照,或打字,或恥笑,或美食,或消費,或行山,或耕作,或作畫,或看電視——與怒哀連成像過山車軌的生活軌跡,並看似通往日後。而這一代若繼承不了父母同年紀時的希望,也怕隱約繼續還是有百樣人。

請來的六人都是自己認識的,除了李學斌參與過第一次PM KLUUBB「這第三四代人」外,其他五人(除了周澄?)都可能是閒談會的新主角。他們和主持的介紹,稍後貼出。

探戈生活,生活探戈 Tango Life

Sunday, November 22nd, 2009

Erica另有事在身,12月6日的聚會暫取消。謹此致歉。

近年習舞愈見普及,社交舞成了民間愛好,連電視劇也要講它一把。探戈之火,則似從十二年前的《春光乍洩》點起,雖未燎原,但自有可觀處。且讓參與本地探戈活動快十年的Erica,講講她親歷的探戈生活。

座談會前探戈聚會(Milonguita)

日期和時間:11月26日(星期四)晚八時半至十一時半
地點:中環雪廠街藝穗會地下酒吧
(參與聚會者請在聚會後準備短文一篇)

座談會

(來日再約)

Recent years dancing became a popular leisure hobby in Hong Kong, which the social dance is most welcomed. How about tango? Let’s see how Erica tell the story.

Milonguita before the talk

Date and time: 2030 - 2330, 26 November (Thursday)
Venue: Pub at ground floor, Fringe Club, Ice House Street, Central
(Please write something after attending it)

The talk

(Just see if there is any opportunity in future)

=========================
卻說這幾個月又興起搞閒談會的念頭。最初想到的是新晉小說作者,但我邀約,人家不一定應約,只好轉一轉念,從其中一個作者的愛好想到「字與舞」去,就是找些既寫字又跳舞的女子見見面,跟其他朋友交流交流。另一因是,舞蹈近年好像是普及了,有興趣的人怕不會太少。

約人仍是不易。本來應約的那位作者不便出席,其他朋友也婉拒了,只有Erica應允,惜沒空。過了兩個多月,她重提此事,於是趕發起這次閒談會。可惜時間不多,星期四的探戈聚會來者想會較少。

我自己不跳舞不看舞,但好奇。Erica另有別名狡童。

另,新年會有另一個題目的閒談會,詳情稍後再說。

其後

Sunday, November 11th, 2007

「這第三四代人」座談會後

好些朋友會後同吃飯去,之後回到KLUUBB吹水,其後KLUUBB回歸平靜。

那個下午,有約五十人來,起了熱鬧。我很少當主持,以前小組討論時的缺點也跑出來了,加上零零碎碎的不善處,在此抱歉則箇。

謝謝大樂老師、梁文道、楚跟斌爺出席當帶頭嘉賓,也謝謝到場和未能到場而打氣,認識和未認識的各路友好。遺憾的是,未能一一當面道謝。當天有友好代錄音錄影,片段不日公開。

或問還有第二次座談嗎,主意是有,但暫時請容我不講詳情。

座談閒談會:這第三四代人

Saturday, October 27th, 2007

日期: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00至6:00-7:00(視乎討論氣氛而定)
地點:KLUUBB(港島灣仔軒尼詩道367號富德樓14樓)
模式:先座談,後閒談

帶頭嘉賓: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作者,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師)
梁文道(多面向文字寫手,八月以「時間站在我們這邊」論,進入世代交替的討論)
何翹楚(專上學院文化及媒體講師,報章星期日專欄寫手,網站懶協「主席」)
李學斌(未及三十,網上多面向寫手,現職電訊網絡工桯)

顏冊報名處
亦歡迎留言或電郵報名。

跟座談閒談會有關的文字

這個下午主要想談的是第三四代人究竟是如何活著,為何如此活著,還有是如何不如此,為甚麼不如此。也歡迎其他關於四代人定義,和隨之而來的種種話題。不太希望它變成一面倒的訴苦會,而是想透過座談或閒談的氛圍,各人互相述說、爭辯、認識,然後再想「如何活下去」,和「為何如此活下去」的問題。辦這次座談會也有一點自私的動機:也乘機進一步認清自己,因為我今年三十歲。

我今年三十歲,避不開看談三十或談同輩處境文章的誘惑。雖然說,好些跟我有交往的人,如好些舊同學,得到父母輩眼中不俗的收入和事業,也走在父母輩走過的路上,結婚生育,但我非如此,也同另一批三十前後的朋友,在月入一萬三千塊港幣的據稱平均線浮沈。今夏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出版,把香港眾人按年紀劃界:戰後嬰兒是第二代香港人,1965年至1975年生的是第三代,之後十五年出生的就是第四代了。與第二代香港人比較,第三第四代香港人青年壯年出頭的機會比較少,也往往被第二代人指指點點。書出版後不久,不少七字頭朋友紛紛和應。

他這觀察並不特別新鮮。他幾年前在《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已提到大人的目標像不斷遷移的龍門柱,教下一代——不少該是第三或第四代人——疲於奔命。不過,他不因對他們的看法,而吝嗇批評他們當中的一些做法。由於他先提出這分類法,固應請他為其中一位帶頭嘉賓,就是以發言引導吹水的嘉賓。另一理由,也是想他筆下的第三第四代人,自己說明自己的現況,這些人可以是到來的聽眾,也會是其他嘉賓,包括梁文道、何翹楚和李學斌。

梁文道,年三十七,報刊欄目多見其文,以前有劇評和時政評論,今時還有時政評論,以及飲食文字。他不見得直接回應四代論,但他在皇后碼頭清場前不久,提出「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而「我們」,也就是參與皇后碼頭抗爭最力的一群,很大部分都是第三或第四代人,梁自己是第三代人。「我們」的他者,與「我們」在事件對峙的,不少是第二代人。呂大樂在後來的一篇評論裡引述他一個同代朋友的話,說「時間仍在我們這邊」——世代對立只是對立的一端,年歲也不是決定立場的唯一因素,但至少,這樣寫已把兩個人都捲進這場世代討論裡。

何翹楚,廿九几。Blog平台未廣被採用時,她已用html構建最初的「懶惰人生協會」(「懶協」),可謂未聞blog,已先見blog,寫生活寫時事寫朋友寫女性。專上學院文化及媒體講師,有時寫點報紙文章。她嘗試整理友儕間的「女人仔」論說,兼連結「四代香港人」的說法,寫成〈女人仔〉,引起一些共鳴。

李學斌,1980年生,農家子弟,硬漢子,死死主義者。網上寫作不斷,題材包括時政、歷史、經濟分折、生活雜談、命理、電玩、中大事、性愛,亦是ASCII圖能手。現職網絡工程,但網友最記得他的,恐怕是資料足,分析強。

而我,當個說開場白的主持好了。多說話的話我會趕客。遺憾的是四人的面向有點成就偏向,位置是,事功也是。所謂的平凡人或未出頭未安穩的嘉賓沒有,已上岸的,又樂於其中復願指點江山的第三或第四代人也沒有。就是有點偏頗。

參考資料
呂大樂〈香港四代人〉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書)
呂大樂〈世代之爭 關乎政治〉,兼附梁啟智小評
梁文道〈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給林鄭月娥的一封公開信〉
何翹楚〈女人仔〉
李學斌〈我們這一代〉
黎凱欣〈我們的30世代〉
梁啟智另一些有關三十世代的筆記(
小西〈沒有解殖的困境﹕有關「世代論」的階級與後殖民批判〉

Sausage United Presents: Eric ‘Spanner’’s Choice

Saturday, July 21st, 2007

後記:平安夜來了七個人。謝謝支持。

買了新投映機,繼續凝望安哲羅普洛斯,現正準備一月的放映片源。第一場會在星期五,第二場會在星期天。如想知道詳情,請留言或給我電郵。

Proper Popper AKA Disco Antistatic

Thursday, March 15th, 2007

自己有份小空間的「入伙」聚會,有興趣的不妨一到。

20070312-flyer_front.jpg20070312-flyer_back.jpg

B+B+B+R

Sunday, January 28th, 2007

14/F of Eastern Fu Tak Building turned into a gallery yesterday. It was originally a home-studio, and would return to the original shape after yesterday. Even it became a temporary gallery, some traces of home could still be found. I cannot present it in a picture, but still can tell it in words.

Visitors first came across three TV sets, which each one was showing a video in DVD, and one of the TV sets was playing a DVD with a selection list. There were two cushions and a pair of stools placed before the TV sets, and let you watch the videos just like you watch them at your home. The videos were shot or collected by B and another B, I guess.

Then visitors could meet an oven, with our third B in housewife-like costumes, and in an apron. She was baking, and the baking stuffs were placed on a table with the oven. Our baker also brought some home-like atmosphere, and you could taste her work. However, you should not expect any dairy products or eggs in her bakings, for she does not consume any.

Near the street side windows, you would met a pair of loudspeakers, which was working. It is known that the pair was a work of a non-HK artist, and he or she left the work after he/she had finished it. You would also see a pot of plants, which was from one of the Bs, and another B’s namecards. I can say, B the baker had nothing related there. The plants and the cards came from the pair of Bs offered us videos. R’s handcraft, which was folded birds in black papers, was being hanged before the loudspeakers. Her namecards were placed near a TV sets.

Some photos, which came from the pair of Bs offered us videos, also caught visitors’ sight. They were hanged on walls, like pictures or photos in living room. They were not the reflection of families or relatives, which you might found in some living rooms, but were showing the thought or the taste of the home host, if there was one.

Yesterday Fu Tak Building, Wan Chai was opened to general public for visit. The opening is one of the programme in 2007’s City Festival, which the organizer is Fringe Club,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