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006 History 歷史' Category

Borshch Ukrainskiy, Borshch Shanghai

Sunday, January 18th, 2015


家裡的滾羅宋湯

某星期天午飯喝了兩碗滾羅宋湯。材料有或脆或軟的白肉馬鈴薯、椰菜、番茄和牛肉片,色微紅,把材料煮熟水煮開就是,不花時熬製。味微酸微辣,湯下了點胡椒粉。那些天涼而未寒,喝這滾羅宋湯挺合適。

滾羅宋湯是家常味,原本的羅宋湯也是家常味,兩者材料有相近也有不同。而我學曉「原本的羅宋湯」的時間,約三十年。

童年家裡已有滾羅宋湯,用料跟今時的一樣,只是牛肉片換了豬肉片。問家裡成人這湯叫甚麼,他們答我「羅宋湯」,想也會解釋「羅宋即蘇聯」,畢竟在七八十年代給香港的小孩講「俄羅斯」,確是複雜了些。西餐廳茶餐廳也賣羅宋湯,味比家製的濃多了,色也更紅,有時端來已有辣味,喝下灼喉,不用再添胡椒粉。直到十歲以後,家裡開始花數小時熬製羅宋湯,用料包括牛腩和茄膏(tomato paste),餐廳的味道來了,而且更勝。待上初中時,蘇聯走到末路,俄羅斯一名重新在日常生活流通,漸漸曉得「羅宋」指的是俄羅斯,羅宋湯是俄羅斯的湯。


家裡的老火羅宋湯

金庸:「這是羅剎迷湯,簡稱羅剎湯,可喝不可信。」——《鹿鼎記》

吳昊:「解放之後,上海的羅宋館南來,曾經在東區一條橫街經營,也是長枱子與長木櫈的,不過這時候(五十年代)食物矜貴,不能容許粗獷的吃,只可以提供一個大鍋的羅宋湯和一大籃的麵包頭,仍可任吃。」——《亂世童真》

羅宋湯如何傳來香港,我那時未有也未能深究。那似乎不跟英國人或歐美人而來,可能是因為香港的俄國菜館。1990年代初,羅宋館已不存久矣,然而國共大陸相爭後同樣南來的皇后餐廳和和車厘哥夫餅店,仍是香港美味店子。至於這些俄風店子和羅宋湯何以先到上海,再先比金庸來到香港,當時我卻真的沒有頭緒。

後來課內課外歷史讀多了,知道帝俄在清末在中國東北擴展勢力,至日俄戰爭戰敗,其鋒才歛,可黑龍江還是俄國勢力範圍;也知道十月革命不久,蘇聯紅軍跟反共的白軍,打了一場慘烈的內戰,最後白軍戰敗,餘眾流亡國外,上海就是白軍餘眾的一個主要聚居地。按此推論,羅宋湯也隨俄國人傳入東北和上海,上海的一脈在1949年後,南來香港。大閘蟹和羅宋湯,也許是同一時期開始在香港廣傳,兩者至今未衰,怕早已成本土飲食的一部份了。

陳夢因:「(1930年代中)上海最多俄國小菜館,一客俄國菜不過四角錢,羅宋湯的分量不少,胃口不大的,吃完一盆已覺半飽。
「羅宋湯的俄國名當然不是羅宋湯,但提起羅宋湯,很多人都知道是椰菜、紅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芹菜煲牛肉。」——《食經》

香港的羅宋湯沿襲上海製法,番茄的味,番茄的紅,甚是著重。而羅宋湯在香港餐牌上的英文名字一直不是”Russian Soup”,而是”Borscht”,彷彿把俄語原名都帶過來。但九十年代或二千年時,我豈會曉得之於俄羅斯,羅宋湯竟是半個入口貨?這故事又要花十多年才能完全清楚。

後來慢慢知道,羅宋湯本來以紅菜頭為其中根本,佐以酸奶油(忌廉),或因從前紅菜和酸奶油於中國難得,東北和上海的羅宋湯,改用紅而酸的蕃茄,就算近世中國紅菜和奶多了,也不改。而香港的羅宋湯,如加把豆子,就更像義大利的雜菜湯Minestrone。

2008年初秋,我到波羅的海三國旅行。行前把買來的Lonely Planet指南熟讀,知道三國之一的立陶宛有一道粉紅色紅菜涼湯Šaltibarščiai,在立陶宛的第二晚,我去一家連鎖餐館吃飯,點了它。


立陶宛冷羅宋湯

它端來時跟讀到的Šaltibarščiai描述並無二致:粉紅色的湯,伴灑了蒔蘿的灼馬鈴薯。湯加了點酸奶油,涼而味酸,湯料不少,有軟滑彈牙的熟蛋白、青瓜、其他爽脆的根葉等,用來提色添酸的切段紅菜根自然不能缺。似乎好些國外人不敢喝粉紅色的湯,我卻一見而盡,還記得近喝完時,丁點的湯液稍稠黏碗,於是猜想它的用料有奶。離開立陶宛之前的中午,我在另一城市的一家小咖啡室又點了Šaltibarščiai,還是在湯裡找到馬鈴薯、熟蛋白和爽脆瓜菜。


caption: 在派爾努吃的Borš

不數天人已到愛沙尼亞。遊Kihnu島後的黃昏,我在派爾努(Pärnu)一家靠海餐廳吃「晚茶」,當中的Borš是牛肉清湯煮紅菜頭,再加酸奶油,味已近香港式的羅宋湯,但我當時沒明白,它也是羅宋湯的親戚。晚茶吃得太飽,不能再吃晚餐,旅舍旁的俄國菜館無論有沒有「正宗羅宋湯」,都無法親訪了。回港後,印象深刻的還是Šaltibarščiai,因它以紅菜煮成,故也稱它「立陶宛冷羅宋湯」。

事過三年,我趁香港特區護照進烏克蘭14天免簽證之便,去烏克蘭走大半個圈。行前又讀旅遊資料,方知道羅宋湯不始於羅宋,而是和俄國情恨糾結逾千年的烏克蘭。「羅宋湯」三個字,果是可喝不可全信。在烏克蘭,羅宋湯叫борщ,寫成羅馬字就是Borshch。想烏克蘭跟俄羅斯相鄰,後來大部份併進帝俄,紅菜湯之前之後也就傳入,因得俄人東傳,紅菜湯便成了中文裡的羅宋湯。就算現在曉得烏克蘭是紅菜湯老家,羅宋湯三字也怕難改口,起碼我若稱它博殊波殊,應落得無人明白的下場。


我在基輔的第一碗紅菜湯


到切爾諾貝爾的自助食堂也是喝紅菜湯

到烏克蘭的第一站是基輔,到基輔的第一頓吃紅菜湯去。那是一家猶太餐館,在猶太教堂一角。湯呢,不如用蕃茄和茄膏熬製的稠,也沒有用麵粉加牛油製成的麵撈加持,稀得有點像家裡喝的菜乾湯。湯伴小麵包——有蒜泥包伴湯吃,才是正宗烏克蘭吃法。可那小麵包不甚有蒜味。

之後在小餐館,或連鎖自助快餐廳Puzata Khata,又喝過幾回紅菜湯。而這一道紅菜湯,叫Борщ український,Borshch Ukrainskiy,烏克蘭的Borshch。


在利維夫的獨立軍主題餐廳喝的綠羅宋湯

Borshch其實不只紅色一種,也有綠的,叫Borshch Zeleniy。在西部大城利維夫(Lviv)貪新鮮叫一碗,油油的一碗褐綠色清湯灑上蒔蘿,內有薯塊、大米和熟蛋白,微酸而可果腹。這清湯不能缺酸模(sorrel),蓋這湯本來就叫酸模湯。試了一碗,加上多年前在立陶宛喝的另一碗,我還是喜歡紅湯多一點,不論用的是紅菜,或是蕃茄。

回到香港,羅宋湯還是蕃茄天下。偶爾到占美廚房一探,赫然見其餐牌有”Beetroot and Vegetable Borscht”,把羅宋湯的紅菜作料帶頭標明,還要加上”from our Shanghai days”的註腳,雖未一嘗,讀此已覺其湯與上海羅宋湯,早已呈分庭抗禮之貌。城裡不是沒有其他餐館賣紅菜湯,至少中環叫Ivan the Kozak的那家應有。不過價廉的紅菜湯,我還未在香港的餐館找到,可能要自己動手做了。

延伸閱讀
《衛報》網站載的羅宋湯遊記

夏遊烏克蘭目錄

那場飢荒,香港人幾乎不知道

Sunday, June 16th, 2013

烏克蘭有一片肥沃的黑土帶,面積在世界數一數二,農民歷年都善加運用,教烏克蘭成為歐洲糧倉。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因愛情而留過烏克蘭,寫道烏克蘭人造麵包的方法達77種。但如此富饒地方,竟也曾成無糧之地。此時並不久遠,就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時為1932至1933,當年是蘇聯的史達林時代。這場飢荒並非因為歉收,原因至今亦人言人殊,但多歸因農業政策欠妥善,以及糧食調配不均等,亦有說法認為,蘇聯政府有意控制糧食流向,令烏克蘭人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餓死,以打擊烏克蘭的自決和分離意識。飢荒自1932年末起,自翌年初夏方漸止。受害的不只是農村,現時烏克蘭中部、東部和南部的大城市,亦有人缺糧而死。亦有記錄說當時有人吃人肉止飢。餓死的總人數有不同的估計,但均以百萬計,由約二百萬至過七百萬不等。後來境外的烏克蘭僑民,就以Holodomor一字向英語世界述說這場糧荒。Holodomor,是烏克蘭語「飢荒」和「疫病」兩詞的拼合。在戈爾巴喬夫掌政前,這場糧荒無法公開在蘇聯以此字述之,只能說是糧食供應困難。幹部口出Holodomor,已是1987年的事。當時世事如今日紛雜,很多境外的事情都未見諸香港傳媒,此事雖在當地重提,也不比其他蘇聯新聞為我注目,亦不曾憶起當年或1990年代有香港的華文傳媒提及。直到我準備到烏克蘭前,才在旅遊書等曉得這場糧荒。而今天的烏克蘭,會在各地使領館的網頁設一欄目,向外國人述說這場慘事。

基輔當年亦為那場飢荒所害。在今日的基輔,有兩個地方鮮明的記念此事。

從基輔地鐵紅線軍器廠站(Arsenalna / Арсенальна)返回地面,一直向南走,可以到有名的洞窟修院和蘇聯衛國戰爭博物館。未到洞窟修院前,會看到黑色尖而高,底有長明火的蘇聯衛國戰爭無名戰士紀念碑,不遠處有個白色縷花,四邊都有黑色縷空十字架的塔,那是國立大飢荒受害者記念博物館。記念館星期一休館,我經過的時候是星期一,無緣入內參觀,但它四周的陳設已表明飢荒帶來的傷害。

記念館向內陸的一方入口,有個高瘦的女孩立像。她懷抱一小撮麥穗,身形和麥穗象徵當時食物不足,和食物不足帶來的後果。立像旁和後方放了幾個打開的石磨,並無一穀,似寓意無糧慘況。在入口上方有一陳設,鐵柵欄困住碎石做的穀粒和鍍銅的金屬殘穗,有如直指飢荒是人禍。而主塔四個十字架,是由縱橫的鐵條交織而成,也像鐵柵欄。向第聶伯河的一邊,有一排大理石板,每塊大理石都刻滿名字,旁有一個州的名字。那些名字不像人名,而一塊十平方米不到的石板,豈能容下所有的飢荒亡者姓名?或許,每一個名字是一條村一個鎮,沒能刻上的,是名字背後的數字和生命。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六,是烏克蘭大飢荒記念日。我在旅遊指南看到一張照片,那是記念日晚上白塔旁的燭火。

基輔的聖蘇菲亞座堂幾是遊客必到之地。從座堂門前向前走二百多米,會走到聖彌額爾金頂修院。它本來跟聖蘇菲亞座堂般歷史久遠,卻避不了史達林當政時的反宗教浪潮,跟很多教堂般被政府強行拆除,時為1934年,離大飢荒不遠。烏克蘭1991年獨立後,修院重建,在1999年完成。修院正門兩側有不同的圖像。如朝正門,右邊的是聖人群像,左邊的是一對各六幅的大飢荒資料板,資料板外有一個石雕,以悼大飢荒的亡者。

資料板雙語並列,第一塊寫了一句”NOT TO BE FORGOTTEN”。當自己在自由之地,或有自己的地方,就能同時享有牢牢記住和傳播先輩經歷的自由。

夏遊烏克蘭目錄

延伸閱讀:提到烏克蘭大飢荒的香港人
蔡子強
陳小姐

煎堆

Monday, January 26th, 2009

石榴花煎堆。石榴花都蓋到煎堆頂去

石榴花煎堆。石榴花都蓋到煎堆頂去

聽說過不少「代表香港」的飲食,若說「代表香港人」的飲食,則少聽說。我現舉煎堆以代表香港人,不只為應應節,而是環繞煎堆的一些老諺語,確反映了不少香港人的日常性格。

講老諺語前先講講煎堆來歷。手邊的文字說,煎堆初見於廣東北部南雄珠璣巷;南宋末年一場反丞相賈似道的兵變,使得珠璣巷的居民南遷,煎堆也被帶到珠江三角洲。以此推之,煎堆也因珠江三角洲包括了香港,區內人民流動頻繁,傳入香港。

我排的第一條諺語是「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色金黃狀圓滾滾,圓則可喻做人該圓滑,也該少稜角,容易的趨及有利處。金銀滿屋呢,這觀念流傳至今,農曆新年傳說得最強烈。表面是句祝福話,但也不妨說是種生存態度:就是賺來金銀,都先積給家庭所需和改善生活,若情況非常,「滿屋」之「屋」所蔭的,就可能跟自己相善的自己人,可以是部分跟自己關係較好的家人,也可以是關係要好的所識。而金銀亦可延伸至財貨與諸般好處。

次是「年晚煎堆,人有我有」。雖現下並非家家必置煎堆,人人亦非各手持一兩個,然而「人有我有」的群眾力量,依舊屹立不倒。若說是必要的規範或必需品也罷了,有些東西沒到手,有些事不去做,確怕被人排擠恥笑,怎麼樣都要人有我有;能承受得隨沒有而來的後果,個人修為或許能再上一層樓。不過,跟隨主流,人有我有也不見得一定是壞,有時可保命,有時可從服膺當中煉得忍耐的本領。

還有「冷手執個熱煎堆」。冷時得熱物暖和暖和,一如久旱逢甘露,好運氣誰都愛。不過這七字說來,有時也有漁人得利的意思——一眾賀漁人的好運氣,而漁人見到的鷸和蚌,牠倆你爭我奪,最終一場空,復被旁人嘲弄幾番。

上述態度想法等是好是壞,暫未想到如何斷個分明,所知的是,我不少時候會跟這些態度想法相左,人有我偏是無。雖然如此,年初一已過了一小時,「新年好」這三個字,不能人有我無,在此仍祝大家新年好。半氣半開玩笑下想寫在揮春的八個字「報仇雪恥」和「取而代之」,暫且擱到一邊去。

舊賀年文
豬年金豬頭

供日後備忘: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部分結果並筆記

Monday, September 8th, 2008

原貼於大力灰狗blog,此版本略有修改。

地區直選方面,港島陳太方安生女士以降的四二局繼續維持,范太徐麗泰女士留下的空位給reginababy「取得」,「蔡蔡子」蔡素玉沒余‧柯德莉那麼好運,何ee重返議會,但至少要擺平同路人中不滿之眾,否則連任路難。

港島勝者:曾鈺成、葉太劉淑儀、陳淑莊、余若薇、甘乃威、何秀蘭

九龍東三二局變fifty-fifty,人腳背景如舊,只缺「大班」鄭經翰接班人,「陶竹園」陶君行博盡矣。「嫺姐」陳婉嫺保送黃國健,算是光榮引退。

九龍東勝者:黃國健、陳鑑林、梁家傑、李華明

9west「鼠王芬」梁美芬由黑馬變微冷後又獲選,「取得」新設一席,打敗「毛毛靜」毛孟靜與「四得北神」田北辰。黃毓民突發神威,以高票廁身前列。其餘三固有黨派保住議席。綜合各路評論,鼠王芬集專業、名氣、新教、近建制、非建聯於一身,或開「毒辣」(唔係,「獨立」)當選新方程式。新局為三二,或三一一。

劉千石從爭戰勞工鬥士而成現代版徐庶,「大浪淘盡千石」,旁人聞之或不免唏噓。

九龍西勝者:梁美芬、李慧王京、涂謹申、黃毓民、馮檢基

新界東「占士田」田北辰下馬,兩兄弟選兩兄弟敗。缺口由泛民補上,黃成智又演回歸議會戲。劉慧卿趕潮流告急告急又告急,保住一席,無大意外可做滿二十年直選議員。「長議員」梁國雄連任,據聞得票更多。「影印之星」陳克勤夥拍「沙田左霸王」劉江華入局,左霸王團隊以六位數票數稱雄全港。龐愛蘭似稍欠人氣,未及梁美芬「獨立」之勢。「公道湯」湯家驊被同路人指稱名不符實,仍可「上桌」奉客。蕭思江無位入楔,中產老師李子榮打不進中產市場。五二局。

新東勝者:劉江華、陳克勤、鄭家富、黃成智、梁國雄、劉慧卿、湯家驊

新西新出一席,換來王國興代工聯會於未來四年「為您匯報」。周太太梁淑怡又敗,自由四隊全輸。「鬍鬚俠」張超雄落敗飲恨,有人愁時有人舒一口氣,只嘆”come out”太遲,名未能大揚。「高達」李永達又告急,急到返局。五三局。

新西勝者:譚耀宗、張學明、王國興、何俊仁、李永達、陳偉業、李卓人、梁耀忠。

功能組別泛民至少四席;醫學界郭家騏給「騮騮」梁家騮打敗了。旅遊界謝偉俊低空掠過,兩三屆耕耘終有回報;工程界何鍾泰,資訊科技界「達人博士」譚偉豪,亦是低空掠過,後者贏得更險,一眾莫查理乃光粉絲恐怕扼腕連日。「波波」陳茂波終於打敗「方卓如」龔耀輝及試圖連任的「譚c9」譚香文(兩連敗),圓議員夢。

埋單計數,直選三十席,建制派11,泛民19,總數依舊;建制派新東失一席九龍西得一席,泛民反之。泛民暫有23票,格局小輸,蓋功能組別已失會計醫學二席,來日未何知也。

《大國崛起》觀看筆記:第1集——海洋時代

Monday, July 2nd, 2007

(注意:
以下筆記以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版為本,不一定附夾「香港狄娜版」的內容敘述及觀後談。)

內容

本集談的是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中葉(1400-1650)的伊比利亞(Iberia)兩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是全片頭兩個介紹的「大國」。

片頭的解說詞道出全片討論的是「世界性大國」,即影響力遍及全球的大國,而全片討論的九個大國,其歷史時期最早由十五世紀起,最近即為當下。而解說詞亦說出片中所述,顯示了各大國的發展過程和經驗,兩者影響了現在和未來。

片首先指出1500年前後開始的地理大發現,將世界連成一起,也簡略介紹了東亞、中亞和印度當時的情況。片中說,地理大發現背後的航海事業,發韌於伊比利亞。綜合片中內容,從歷史看,2200年(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11世紀)的被統治經歷,令伊比利亞人追求自主和愛冒險,及後攻美洲的宿;從政治言,1143年萄國誕生為首個歐洲民族國家,和1492年西班牙人完全征服伊斯蘭政權,令兩國有統一的國家機器支持航海事業;從地理環境看,葡萄牙靠近大西洋,提供了航海的誘因和場地,西班牙則乘葡萄牙近一個世紀的基礎發展。

此集介紹了兩名航海贊助人:萄國的亨利王子和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受文藝復興影響,能兼容並包的亨利王子,協助打造航海事業的技術基礎。至他去世時,葡國艦隊已駛至非洲西南岸,對非洲貿易亦行之有年。伊莎貝拉女王與丈夫費迪南奮戰多年,一統西班牙全境,之後幾乎馬上贊助熱那亞人,有八年葡國航海經驗的哥倫布西航,卒使哥倫布發現美洲。及後西班牙也贊助了麥哲倫1519至1521年的環球航海。而亨利打下的基礎,最後促成達伽馬船隊東抵印度。

片中後段介紹了1494年兩國瓜分美洲的Tordesillas條約,並開瓜分殖民地之始,其影響於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條約達至頂鋒。兩國貿易屬地漸增,而美洲原住民亦飽受西班牙入侵和殖民之苦。片末指兩國得來的財富,未有妥善用於投資國內工商業,卻用之支持歐洲的戰爭和當權者的奢華排場,到十六世紀末,兩國漸漸褪色。

我看到的

1
地緣和生活傳統支持了葡國的航海事業,似缺一不可。曾讀過一本講馬鈴薯(《The Potato: How the Humble Spud Rescued the Western World》,Larry Zuckerman,台灣漢譯本)的書,提及1845年起愛爾蘭馬鈴薯因捲葉病)歉收時,愛爾蘭人沒能力捕魚解困的事。誠然愛爾蘭當時被殖民,或不利自行發展新產業,但書中也指出,當時愛爾蘭沒有恰當的近岸航海環境、基礎設施和傳統。

2
片中不時將葡國航海事業跟鄭和的船隊相比。這種中外比較,是全片的其中一個輕主調。

3
能收人才可成事。無識固然收不了才用不了人,但有識卻無法知曉一些事(如葡國人冷待哥倫布的西航說),也會失機。

4
片中說葡國艦隊於1443年抵達Bojador角似有誤。查了一些資料,年於1434。片中中文字幕對柏林條約的解說也欠詳。印加(Inca)和阿茲特(Aztecs)在片中以「美洲兩大文明」幾個字帶過了。

5
全片常以「大人物」為本,小民除非有創見或大具措,難得上片。不過,片中還會有一兩句指某大國某時期的人民生活改善不大的解說詞,今集片末聽到了,談蘇聯的一集也有。

6
全片的另一個主調,也是更重要的,是有意無意指出統一的民族國家,以及國家的支持對發展如何重要。講萄葡牙,不忘說它是全歐洲第一個統一的,君主有大權的民族國家,也要借學者之口指出葡國的航海計劃並非商辦,而是兩個世紀長的官方(國家)指導事業。論西班牙,則要先述伊莎貝拉一統在先,後再介紹她為一國女王,如何跟哥倫布談條件——不顧所謂地位身份的故事,在荷蘭一集又有一個——,如何談得攏至資助他揚帆出海。

後面各集我略看一次,尚未理出片集如何處理分權情況較高的國家,或非官方如何指導「大業」的發展,還得在稍後談。

7
有關這部系列片的綜論,另文談。

一封信:希望將《飲食男女》的〈老字號〉編集成書

Sunday, January 21st, 2007

壹出版和《飲食男女》的朋友們:

說起來,我不算是你們出版物的「長期忠實讀者」。「長期」或可稱得上,因為看《飲食男女》已好幾年了。不過忠實的說,我看到的《飲食男女》,都是人家付錢買的,我可沒為雜誌付過分毫,所以不敢妄稱「忠實讀者」。

也忠實的說,我懶得從網上找你們的聯絡電郵地址,只是把信打好,貼到自家的泊上,希望哪天你們當中有誰能讀到。寫這封信,是希望你們考慮把各期《飲食男女》的〈老字號〉編集成單行本。

這一個多月來,此城都在討論城中的歷史,大多以建築或集體回憶的詞兒開始。然則香港本地史的記錄,從來都有人在做:已故的魯金、葉靈鳳、余慕雲等前輩,仍在盛年的吳昊、蕭國建等學者,還有許多一時想不起名字的同路人,都做了不少本地近代史的文章。他們有的都做過本地飲食史的研究考證,其中吳昊的《吃的啟示錄》裡,更有不少文章是談香港的飲食。然而從飲食有關的商號言,或者因資料不足,或者因資料太分散或未形諸筆墨,又或者諸位研究者考研的範圍太多,我看到的相關資料多只是記下店號,店號的故事可多是沒了踪影。

而《飲食男女》的〈老字號〉欄似補了店號後面的空白。從業務言,食肆糧食店等自是不缺,但食材店廠、餐飲用品店廠等亦不曾略過;各期欄目文筆功力不差,內容除介紹各店號的馳名貨品外,亦簡述商店經營家族的奮鬥史,並附店家提供的珍貴圖片,實保留了本地飲食、民生及商業等歷史的史料,亦可藉此再闡揚港式奮鬥精神(或云鞏固港式奮鬥神話)。

雖說《飲食男女》已為本地公共圖書館收藏,文章散佚的風險少了,但每期一篇〈老字號〉,要集中閱讀或研究確是有點不便。我對書市認識不多,也生怕這輪以至近年的談舊事之風,可未必能支持〈老字號〉編集單行本的銷路,但若有機會得知此欄有結集問世,定當再加推介。

祝 編安

肥力

另一個十年

Monday, November 20th, 2006

20061120.jpg
記得那天無雨,一切如常
如常的在電腦前工作
如常的持工具工作
如常的買賣
如常的準備五星期後的佳節
如常的在升降機和樓梯上上下下
如常的於路上川流不息

工作時溢出閃亮的雨從上落下
突然打斷一切
雨點變成柱反從下湧上
又變成浪吞噬四週
平凡的建築變成了烽火臺

示警
救命
盡力救命
四十命卻救不了
日後的事見不了
日後的話聽不了
日後的物觸不了
只剩下焦和灰和思和念和不認識的人相互傳說的靈

這天或許有雨,但一切也會如常
如常的在電腦前工作
如常的持工具工作
如常的買賣
如常的準備五星期後的佳節
如常的在升降機和樓梯上上下下
如常的於路上川流不息

只是
眾人在說逝去的領導
眾人在說美好的光景
眾人已道別快要消失的天星
或者有人還記得利東凱逸加東英
沒人呈上鮮花或默默紀念
加上零散的回顧和恐怖故事

幾年的聖誕大減價和流浪漢
早已換上鮮黃的廣告
請你快來租
待日後店舖新張的前夕
才可能再想起昔日活生生的人們

1996年11月20日,我和親人替外公守夜,靈堂傳說嘉利大廈大火的消息。後來知道三十八人燒死,一人失足而死,還有一人最終熬不了。陳慧後來借連十香說道,嘉利大廈從此是彌敦道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立了幾年,兩三年前拆卸,新建的多層綜合商場叫JD Mall,可能在2007年開幕。

或者悲痛事不好回憶,或者私人建築實難保留,或者我們不懂也不敢用巨大的實物留下一時的悲劇,又或者生活時刻須有聲音提點,十年過,當年的大廈已消失,也沒人抽空悼念。那未必是錯,而且人不一定常常貫徹始終。只知生死無常。

(圖攝於2006年5月中旬。)

ท่าอ่ากาศยานดอนเมือง สวัสดีครับ / 廊曼機場,再見

Tuesday, September 5th, 2006

20060904-01.jpg
(二號客運站的離境櫃檯)

不久前從曼谷度假回來,為時五天。第三次的曼谷之旅,到埗和離開都得經城北的廊曼(Don Muang)機場。這個服務曼谷九十二年(1914-2006)的機場,會在今月中旬,由城東方,興建四年多,啟用日期一再押後,位處北欖(Samut Prakan)府的Suvarnabhumi機場取代;而廊曼機場應不會讓定期航班使用。

英文維基百科有關廊曼機場的條目
英文維基百科有關Suvarnabhumi機場的條目

近十多二十年來,每當香港有老村、主要建築物或場地關門拆卸或重新發展,不少人總會依依不捨:中環的希爾頓和富麗華兩酒店、銅鑼灣的利舞台、北角的北角邨、尖沙咀的凱悅酒店和東英大廈、旺角的康樂街南段(雀仔街)、九龍城的侯王村和何家園、新蒲崗的大磡村,還有啟德機場。

我們若對廊曼機場有回憶,有聯想的話,很難是記起送別出國或移民的親友,也很難是記起有空調,可供學生靜靜溫習的暸望台。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豪華鴨仔團的豪華噴射客機,可能是大明星富有人家一同參拜的四面神,可能是辣魷魚豬肉鬆條腰果酥加熱帶水果,可能是皇帝餐水療拳賽和易性秀,可能是曼谷南下芭堤雅,可能是其他,也可能想不起來。

還是先多貼三幀廊曼的近照,好讓大家開始懷念。

20060904-02.jpg
(入境櫃檯前的人龍)

20060904-03.jpg
(機場外)

20060904-04.jpg
(臨回去前從候機處外拍)

這一天,放一首歌

Sunday, June 4th, 2006

〈舞吧 舞吧 舞吧〉
曲:黃耀明、黃偉光
詞:魏紹恩

這歌收在黃耀明的《信望愛》專集,時為1992年,我十五歲。

那時會聽達明一派和黃耀明的歌,但不買。電視台為這首歌拍的MV,總是黑。電台間歇播出。當年喜歡這首歌,因為沈鬱。

青空 星點破 光影錯 風閃過 空虛墮
種種 瑣碎事 可愛事 小故事 印半空
寧靜晚風中 螞蟻開仗 蚯蚓較量 朦朧夜雨唱 赤腳奔放
滿天花舞流動 我心點點牽動 掛念你影蹤

(那些年輕、美好、輕狂的日子,永教人懷念)

曾為你心讚頌 心震動 心意奉 相與相共
無奈我戀世俗 戀我事 戀我夢 戀戀風中
難伴你奔遠路 千萬珍重 深生隱痛
長夜裏起舞吧 起舞吧 起舞吧
達旦

(總要相分。彼此曾經相信,那條路要以一生的時間走完;但分岔過多,路也難行,有人脫隊,有人倒下。脫隊的人若不反噬在路上的人,可能只能憑祝福懷念,聊作慰藉)

青空 千載過 一轉眼 一轉眼 聲色墮
種種 閃爍事 可愛事 好故事 去似風
殘舊破屋中 螞蟻開仗 煙炮發亮 玲瓏浩氣漲 雪散天變
遠方風破雲動 我心戀戀燒動 有話托早風

(記得嗎。多少年前,我們都在那遠方。都走散了不復聚)

曾為你心讚頌 心震動 心意奉 相與相共
無奈我戀世俗 戀我事 戀我夢 戀戀風中
前面有曲折路 千萬珍重 衷心禱告
全力去起舞吧 起舞吧 起舞吧
達旦

(祝福吧。強忍因不能為而想流的淚水,承受來自自己和他人背叛和沈默的指責,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儘管頻頻回顧)

P.S. 送給那些仍被囚在黑暗中的自由戰士(有這麼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一群螞蟻,大概有十一億……)

沒有買唱片,六七年後才曉得魏紹恩還寫了這一句。魏紹恩當時還說,錄這首歌的時候,歌者痛哭不已。(而我們的委婉文字,又因今年,多積累一層)

舊文閱讀
個人回憶(2003)
久齊嘉一(2005)

Dayback - 歡樂滿東華

Sunday, December 11th, 2005

香港無線電視為東華三院辦通宵籌款綜藝節目,已有好多年了,日期該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吧?節目名字每年都叫《歡樂滿東華》,除了1986年——那時總督尤德(Sir Edward Youde)真的「鞠躬盡瘁」,喪事剛過不久,善款仍要籌,節目改稱《愛心滿東華》。

這節目特色挺多。近年的屋村籌款嘉許禮,變成群眾流水秀:一群群村民代表,在東華三院總理面前領錦旗走過;新馬師曾(鄧永祥,必唱名曲《萬惡淫為首》,還有妻子飛身補上的保暖用毛裘)和眾多名伶的粵曲演唱;吳剛先生的喝滾油吃熱炭表演,和意頭好的善款數字等。而在節目播出時,播報認捐的善長仁翁大名,跟善款數字的走馬燈式字幕,就被張堅庭借用,於他導的《表姐,你好o野!》第二集(1991)由鄭裕玲「演唱」,歌名就叫《歡樂滿東華》。

《歡樂滿東華》的衍生「產品」固不止於「歌曲」。卻說十年前我念中七,眾同學都得準備那煩人的高級程度會考,一時躁悶,再加少年好動,便有人生出在小息玩怪遊戲的念頭,遊戲亦叫《歡樂滿東華》,內容分跳火圈和疊羅漢兩種。

跳火圈者,兩人各垂直伸展手臂至半圓形,如同一對「C」字,然後合攏,成一個無火的「火圈」。跳「火圈」的同學,就自行飛越,但往往被「火圈」下方的左右二臂攔下。疊羅漢者,參與的同學並不全臥於地面,蓋沒清潔的軟塾,全臥只會弄污校服。折衷的辦法是,各人彎腰,一背上疊另一背,通常堆至三至四個人時,散掉。這遊戲乍看或易弄損脊骨,不宜鼓勵。當然,遊戲進行時,會有一兩個同學,哼《歡樂滿東華》的主題曲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