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y, 2007

三十自述

Thursday, May 31st, 2007

dscn1453.JPG

我的三十歲,昂然進入第二個月。但今天請了一天病假,仍繼續跟軟趴趴的東西共處。

這兩個月害感冒兩次,三十歲生日前一次,三十歲生日後一次,兩次病都是來去匆匆,附送猛烈的顫抖。今天晚上病情已無大礙,我靜靜的理好文章,希望早點休息,明天補回一點今天失去的工作時間。

生日正日是四月十三,宋干/潑水節正日。這陣子生了股怪脾氣,如不敢出名,或有好事也不敢張揚等,之於生日,就是不想事先張揚。自己不說是一回事,人家來賀可是另一回事,人家好意來賀,該要謝的。

初中時看過一個個人測驗,有一題就是問生日時如何慶祝,如一大班人,如幾個好友,如無人記起。有幸還是有些人記得生日,但主動跟人提的話,今年我卻猶豫了。背後的意思是,人家主動給你祝壽,是你日常努力的成果,但生日前拼命張揚,東邀西約,未必為好;是故今年不如去年,不敢主動找人跟自己同度生日。

除了過生日的方式外,也因所謂的三十關口胡思亂想。兩年前說過「三十三無」的話,兩年下來,有幸轉了工作,錢積了一點,事業似有還無,自己只當事業為錢的來源,除了文字活外,未有特別想幹甚麼「大事」。愛情嘛,無又何憂呢。再稍深入的想,如果得要長期獨身,搞一些獨身人支援網絡,似有意思;又想到孤獨既似陽光般無窮盡,不盡情享受孤獨,太浪費了。於是繼續的過「類一人生活」。

dscn1445_2.jpg

三十過後,三十關口之憂慢慢散去。生日過了七星期,上半主要應付翻譯碩士課的最後兩篇功課,下半則沈迷網海,看《中大學生報》情色版而起的諸色風浪。

翻譯課程費了六萬,連同捨另一個課程的留位費,共花六萬四千二百。如從金錢計,幸好翻譯系不時介紹了一些翻譯活,自己又曾嘗試,所賺總和雖未及留位費,但仍不致無所得(錢)。見識則是長了一點,朋友也確是多了一點。王宏志老師的晚清翻譯史,王劍凡老師的比較語法討論,黃國彬老師的英語用字介紹,都不錯。課程第二年的英漢和漢英工作坊,同學都是同一批,同學背景各異,視野不盡所同,自不待言,當中漢英兩語俱擅的,令課堂更添顏色。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已漸漸淡出港聞版,後續的討論也回到網上諸泊諸討論區。這事的發展一如本地近十多年的各式衝突般,雙方在陣地前吶喊衝鋒拼戰一輪,最後退回陣地繼續對峙。而新教的社會立場,社會對性的討論,看怕亦因此役捲進社會二元對峙的大漩渦。

我三十至三十九歲的歲月,看來仍會跟文字和此地的二元對峙共存。

我著實不能走這般遠

Monday, May 21st, 2007

不想下太多的註腳,且看當事人是怎麼做,怎麼說。他把大學給他的證書還給大學,而這裡是個重榮譽,重憑證之地。

肥榮醫師(攝):唱中大學生會會歌
肥榮醫師(攝):在非工作日把證書交還,也是太困難了
李學斌:我和我的中大

震撼教育:《中大學生報》情色版問卷事件

Wednesday, May 9th, 2007

20070509a1.JPG

更新於2007.05.15

說在前頭

01
我打算逐點逐點打這篇劄記,它可能很長,亂無章法也說不定,請忍耐。

02
如果要我說的話,今天是「事件」爆發後第三天,仍在聲討辯護期,除非久經戰陣,否則論者還是在「大學生應否談性,和該怎樣(不)談性」一類的問題打轉。不是說這兩個題目不重要,但我總覺走不出固有的框框——我星期一晚上整理如下:

作者 spanner (要修習北斗神拳嗎?) 看板 CUHK
標題 還是老模式
時間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21:54:20
───────────────────────
1 發生一些「影響校譽」的事
2 有人投訴後傳媒跟進
3 傳媒報導後,大學沸騰
4 又爭論又云改善又云教育
5 水滾完了,回復波平浪靜,又不知何時再發生下一件事
6 而大學裡固然有些人很努力去提高校譽,但更多人無力也未必想如何提高校譽」,也不會去從小處開始著手。到了有事發生才來保衛幾番


※ 發信站: 香港地(hkday.net)

怕跟小杜的看法重覆了。

03
先旨聲明,十年前我就在現下出事的學生報寫點稿聊聊天,正式的銜頭是「編輯委員」。當年我們不是沒有寫跟性有關的文字,主要是跟同性愛有關,部分資料可見。較強烈的東西也不是沒有,我當時就寫了一篇談一本土砲男男情色小說(魏紹恩《我愛鳩鳥群》)的筆記,不免要提提內容。問卷的話,卻跟這些題目無關,或關於1997,或關於迎新營。

當然你也可以著我「好心你就幫幫手勸勸師弟師妹啦!」找有力的盟友屬情理之常,但在對題目認識較多,加上我(和大家)都可以回溯原本文件的前提下,我想該應先讀讀原材料,再打一點劄記還實在。如諸位看官不耐煩了,直批毋妨,但我未能保證照單全收。

背景

04
中大學生報過去並不是沒有跟性有關的題目,只是談的內容和方法不同。上引文有一些例子。而八十年代初的學生報,就有討論青少女賣身情況(「魚蛋檔」)的文章,討論性別議題的文章亦復不少。學生報的小傳統是,異人(李學斌語)多,文章風格也多是介乎反叛、改變與破成規,樹新風之間。震盪式的出版風格不只於今日。

我以為,二千年以後的學生報,漸漸重回一種硬左翼、震盪式的風格,跟九十年代中以前(即我之前)的學生報相近,甚至更硬更激。不肯妥協,向固有權力開火,支持至擁抱左翼社會運動,是近年學生報的特色,或者是,回歸傳統。當然不變的傳統,是報社會室的亂糟糟。

然而,大學環境以至報社小環境並未滋長深入的性別討論。震盪式的風格雖未必迅猛改變(也很可能不能改變)同學師生的想法,但仍為報社中人樂用。在這些情況下,《中大學生報》今年設了情色版。2006年年底起學生報設受薪職員一名,且每月初出刊物一冊,震盪風格加上頻密出版,終起事端。

要一提的是,問卷二月初發出,三月刊登結果,兩三個月後才成為「大事件」,當中發生甚麼事了?大學的師生為何不及討論、聲討有關的問卷或替之辯解,是因為新版月刊字太多,議題太硬,令讀者忽略了情色版的問題而不自知?

先跳出來

05
記於5月10日下午。

事件初起時,曾有相識指出事件的投訴人有新教福音派背景,而新教福音派跟新教公共偷理關注組織明光社關係密切。今天獨立媒體再有專文指出兩名投訴人的新教福音派背景,以報社和其性小眾及左翼友好,與新教福音派在公共道德,甚至於社會、經濟議題(如左翼屢指福音派偏重個人道德而輕民間疾苦)多年勢成水火,加上兩邊各不相讓成態,此事難免變成「道德佬再戰激進派」的陣地戰,不好調解,而不屬兩派的普羅聲音,未必能再生太多影響。

不過,跟一月時明光社指斥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其中一集〈同志‧戀人〉時有別,經三天平面傳媒及網上討論後,民眾或對事件有所定調,投訴陣營遇到的反對聲怕也會比一月少。然則,民眾對事件的取態,亦未必因「教會發動」說而有所大幅逆轉,蓋事件已說成(同時亦)觸碰主流性討論的底線,但也不表示,他們的取態會自動變成對兩方的支持擁護。

06
事件又過了四五天。按事件的發展,事件未必跟明光社有關,但其中一名投訴人的新教背景則有更多的表徵可據。姑勿論事件是否確切跟明光社有關,甚至是仍為揣測的反擊,但福音派對俗世和對性解放的抗衡確是多年皆是,在這種氣氛下,有信眾不滿坊間刊物以至學生報的內容,並有所行動,並不教我意外。雖至今日,新教教會組織的反應並不高調,但「教徒發動說」已在部分圈子散播開去,令左翼團體再添一筆不滿教會組織的帳。另一方面,福音派團體,以至其他保衛固有道德的團體,也可以藉此事更振振有辭繼續他們的公共道德工程,也可以把事件當成他們的道德教育材料。

如只從衝突戰術戰略的角度看,福音派及相關團體暫時不高調確可理解,那可避開跟報社陣營及友好團體的正面交鋒,另外,前者也或未必有很緊密和/或很密集的行動計劃。但中長期而言,如上段所說,此事有助福音派維護和推廣他們的主張。

(這刻我的看法是:手法可斟酌,大方向無問題,性討論該不會在學生報絕跡。先打這麼多,不保證會繼續)

延伸閱讀

問卷本身
問卷回應一
問卷回應二
(請自行轉換id數值,則可閱讀情色版或其他版面的內容)

《中大四十年》:〈Let’s talk about…〉
葉一知:中大風月版青出於藍
葉一知:為中大學生寫的反思日記
鄒頌華:性‧愛‧教育
小杜:學生報
小杜:如果我是你們的爸媽
黃世澤:學生報的尺度
李學斌:學生報情色版.陰謀論篇
李學斌所準備的事件時序
梁啟智:大學生
梁啟智:眼高

方富潤的相關網摘
sidekick的相關網摘
新春秋諸寫手的2007年5月文章,事件的討論集中於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