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線」談起
這幾天零零碎碎的想到「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的連結方式。無疑,小島和Agnes就連線的意見,有助我更深入的想想。
小島問我們會否辦其他電影節的網上筆記連線。辦電影節或觀影的網上筆記連線對影友自是吸引,但如果只有幾個志願管理者,不斷在工餘時間做找文章、接收連結、整理連結等的工作,他們的熱誠未必能長期推動他們繼續如此。以我們目前掌握的技術,整理連結仍是一件頗費時的工作。找文章和接收連結更不消說了:我們推出的標籤使用者不多,大部分的連結文章還得要靠寫手自薦,或我們自己找來。工作繁瑣易磨人。
Agnes則問道:連線和泊會否對電影節有助益?這比較難答。然而,泊這種網絡書寫平台,由於類似網站式電郵(web mail),方便了一眾慣用網站式電郵的準寫手,在電影節看過電影,以泊承載和發表筆記,也見容易。以香港的網絡生態來說,小群體很多,吸引同一群人不時瀏覽的泊也不少,但群體間較少往來,除非網站特別受歡迎,否則往往只有網主和常客參與文章後續的討論。我以為,連線就像搜尋網站,可為眾寫手的網站即時帶進新人流,亦帶進新的潛在討論者,也就是說,連線對網上寫手會有即時的影響。
公園仔說過,辦連線就是做民間歷史。我認同。如果要在「磨人」、「人流」和「民間歷史」之外說些甚麼,我以為,因為現有技術的限制,像連線般的人手網摘,仍有它的發展空間。
不少軟體可把一些選定的網站的最新文章,摘取其連結並發布,這些可稱為半自動網摘,因為還得靠使用者輸入自定的網站。人手網摘則是真人對網上的材料瀏覽、摘錄、連結及整理。宋以朗先生和網絡暴民所做的,都是縱向且橫向的人手網摘。縱向者,因按近日網上動向;橫向者,因有特別的題目或分類,如宋先生所連的材料跟大中華地區、華人或漢語有關,而網絡暴民就會按文章的內容分類。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算是橫向網摘。文章發表時我們四人未必即時得知,連結筆記時便不理會發表日期,只看它談論的是否關乎電影節。
縱向橫向的優劣無謂亦難以比較,兩者都能利民,讓他們更方便的看到某類的網上材料,亦可藉個人的選取、評點等,讓瀏覽者有更多機會——哪怕如何微小——認識自己。寫手向來不受一統的制度所限,語言、語法、格式、用字等均然,就算是寫電影節所看電影的筆記,也不是人人在文章裡將「電影節」三個字寫它幾遍,或另加標籤。仍靠關鍵字或標籤的搜尋器,面對如此情況,應難盡全功;而在此時,人手網摘便可藉人的分辨能力,把網上材料分門別類以便瀏覽。
(是的,有兩條問題:如再試辦橫向的人手網摘,「2006世界盃網上筆記連線」的發展空間有多大?還有,以人手網摘的繁瑣工序,它最後會否多由半全職者(如宋先生)、全職者或企業經營,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老百姓,多只有看網摘的份兒,而不太想辦人手網摘?)
July 2nd, 2006 at 7:07 am
宋先生:謝謝推薦。「(網絡)」二字只是分類,此篇名為〈從「連線」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