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舊聲小的小眾
一直都想寫篇梁國雄現象的分析,但久久還未下筆按鍵,直到評論一篇一篇的被刊出依舊如是,仍繼續有的沒的看人家怎說他,補幾句意見而已。
昨天讀到黃世澤一篇簡短的BBS回應。他覺得梁想得清晰,明白自己的目標,「又夠無欲則剛」,但其他社運人呢,不免人云亦云,或沾了權力後急速腐化,連叫「阿牛」的曾健成也不例外。「其他社運人?註定無運行」
我此刻覺得,梁還是有待觀察的,因為他眼前的形勢大變,他能否獨自——那也可能反映了半獨行俠和窮人模式參與較大規模議會的困難,因為他身旁未必有足夠的全職助手從旁協助——於眾多意見和咒詛裡理清前路,開創對大多數人都覺得新鮮的問政視野,依然是一個問號。在選前至現在,我以為,他最可能的結果,是變成另一個李卓人或劉千石,即一個或會中途辭職的左傾議員。不過,既是議會新人,我會給他三個月「試用期」,不宜太早定論。
然而我想多講的是黃那十一個字:「其他社運人?註定無運行」。梁當選後多次緬懷道謝的吳恭劭,早作古人,有運無運也無緣分霑,而媒體也有自己的議題設定,沒有追問吳遺屬的反應(據說她母親很介意她那多病的兒子去抗爭)。而梁的成功,也不等於是左翼路線,或是本土左翼或基進(radical)社會運動的成功。
投票支持梁國雄的,不少很可能是因為他的行動勇氣,想在他們不敢/不願/不懂或其他理由不去挑戰政府時,找一個代表替他們實現心中的願望。儘管大家可以細讀他的傳單或網站,但多少選民做過呢?當「共產黨」和「反市場」變成一些以保衛自由者自居用的帽子,傳媒也沒有著意報導長毛的政見時,選票,不易被辨為對左翼立場的支持書。
其實也不等到這一刻才說了:回歸七年以來,儘管經濟情勢每下愈況,社會風氣保守依舊,但基進型的社運人,一方面不騎劫形勢而沾沾自喜,說那是「社運壯大的好時機」,但另一方面他們怎樣努力或懶惰,他們只是比無聲的小眾幸運一點,有一點聲音在社會在媒體迴蕩,但最後仍極多留在他們自己當中,聽後而和應的「局外人」,很少很少。
社運社運,還成不了半成民眾關懷的行動,依然是不少人寄托理想和交待良心的出口。不過我不覺得,社運老手大多會落得黃所言的下場,他們常見的事業進展,往往是NGO的頭頭或組織、學院等的研究員而已,不見得會怎樣腐化。
October 11th, 2004 at 2:13 am
基進型的社運人,一方面不騎劫形勢而沾沾自喜,說那是「社運壯大的好時機」
October 11th, 2004 at 7:51 am
Gen:我的理解是,你是否想指社運人就算利用如此的說法,也會因為衡量自己的形勢和立場後,才謹慎的使用,而就算如此,結果也不見得很成功?